寄人篱下(2021-01-11)
以前对“寄人篱下”的认知也就是个成语,或者是读过别人对寄人篱下的各种文字描述,又或者是他人自己的深刻体验描述。我本人也就是体会体会文字的魅力。
直到2018年的夏天至2019年的国庆前,将近15个月,“寄人篱下”给了我重重的一拳。
因为工作区域的搬迁,因此又和很久没联系的一位曾经因工作关系建立了交情的朋友共在了一个区域办公。
新到不熟悉的地方,有些茫然,离家远,如何午休成了需要面对的事情。此刻,这位朋友热情相邀,让我午休时去她那里,瞬间温暖在心,感恩多年没联系,交情的深厚如初,尽管因为之前对工作的不同理解,间隙已导致联系隔断多年。
如果不是工作区域的改变,应该不会再碰面。上天给安排了再次的相遇。
近15个月的午休时光,我本着简单休息,感恩收留的心态天天本分地渡过1个半小时的时间段。开始相安无事,半年后就感觉到了主家的各种霸气展示。期间我一直都小心翼翼,就怕添麻烦,天天卡着点来,提前卡着点撤。
大概有些相处真的需要距离,距离能够避免不舒服的面对。朋友是个热情,凡事强势,自己要说了算的秉性。以前的交情也只是工作之外聊聊天,吃吃饭,偶尔一起逛逛街,因为她工作上的专业,所以,我欣赏并愿意相处。
后来,她的专业加强势,对我的工作从她的角度发表不满,说辞不友好,横竖都是理,我便逐渐远离了这段交往,想着就此相忘于江湖。
再次的碰面,加上多年的消化,曾经的间隙被热情对胶,似乎交情加深了。
然而,时光真的会给每个人留下烙印,比如我,万事皆空,只留善念。比如她,强势见长,主动权必须握在手心里,她的话,有安全感,无论工作还是生活。
我理解,并接受。一切按照她安排的方式午休,比如:今天早点走,明天有其他人来,我将就找个地方待会儿,再或者,她在外间噼里啪啦地整理资料,大声接打电话,定哩当啷地进来开关门上卫生间,我都是忍着当没听见,因为她是在工作,我需要接受这些状态。
也想过,不去她那里了,就办公室自己待会儿,看看手机啥的,时间过得很快。但又担心,不去怕伤了她的当初热情安排。在犹犹豫豫中尽量适应她的状态,好歹有个床能休息下,这样持续到2019年国庆节前。
然后,再次发生了多年前发生过的现象,工作上理解的不同步,她大发雷霆,一个中午一直在喋喋不休,我求她不要说了,事过就好,无非是理念认知的不同,不影响工作的进程。根本没用,她说,不希望在她这里让旁屋的人听到我和她在争论,感觉很没面子。
我转身开门,至今再无瓜葛。就算碰到,再无交流。
这近15个月的寄人篱下过程,我印象深刻,设身处地感受了在别人空间里的各种察言观色。
电视剧“流金岁月”中朱锁锁在舅舅家的伤感,我是体会到了,而我还只是每天一个半小时的“寄人篱下”时光。
没有谁对谁错,彼此认可太难了。相处舒服,是很难拥有的状态,比如蒋南松和朱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