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复盘|互联网2019暑期实习产品岗面试收获——善用STAR法则

上周二面的结束时面试官给到的建议中有以下两条:

1.将自己要表达的东西按第一点、第二点……这样分条称述(其实自己整理的时候有分点,但是由于不够高度概括性,说完一点再进行讲解,很容易让听者无法将前后几点联系起来);

2.专业化的东西讲给小白用户听的时候如何去抽象概括,洞察对方心理(依旧是概括抽象能力不足)。

于是回来反反复复听了面试录音,并且一遍遍记录自己回答过程中的问题:1.反复啰嗦,自己说得时候决定很详细,但让听者觉得杂乱;2.没有很好的逻辑顺序,有些内容自己说了一遍后还需要面试官进行再次逻辑引导才能说明白;3.部分问题回答太着急没有很好的思考面试官想考察的点(其实他想问的东西我是了解的,但是没有get到他的点),有点偏题。

在面试前自己确实是进行了充分准备的,也对自己需要讲述的事情做了仔细梳理,并且明确了自己做到内容,以及完成状况的一个说明,但是为什么面试时还是说不清楚?这才忽然想起来之前在工作室办活动复盘时用到的STAR法则。

STAR法则,它不仅可以让你在面试过程中把话说明白,让面试官迅速get到你所要表达的信息点。让你成为人群中的Super Star!

STAR法则,即为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的缩写,具体含义是: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Task: 你是如何明确你的任务的

Action: 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你采用了什么行动方式

Result:结果怎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了什么

举例说明:

深圳出差:

S(情景):实习第二天,团队要到深圳业务方出差落地三个项目

T(任务):希望跟随团队出差,快速熟悉业务并融入团队

A(行动):主动联系HR催办了相关权限的办理,顺利跟随团队出发;在两天内从零开始学会了用Sketch顺畅设计需求原型;跟随团队连续两周加班至12点以后;完整参与了三个项目的落地,并完成了新项目需求的调研梳理以及初级demo展示

R(结果):这次出差给我的收获有两点。第1点,极大的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和快速学习的能力,给了我快速融入集体和深入了解业务的机会;第2点,在高压环境中学习的充实感也让我确定了对产品行业的热爱。

所以最近根据STAR法则将自己要将的事情,项目都进行了重新的复盘,确实收获不小,并且已经在前几天的面试中进行了实验,得到了面试官的很好反馈。截止到目前已经一共感受了5次面,很幸运的是每次遇到的面试官都很好,在面试之外还能教会我一些新的见解以及产品相关经验之谈。

一定要在本周内将面试详细复盘赶快更到线上~

总之关于面试,最大的体会就是——STAR真的很好用很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