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心理免疫X光片:看清内心的恐惧
①你没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
②你需要去面对你自己内心真实的爱和怕,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才能获得新的经验,迎来真正的改变。
③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当我们用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觉到焦虑,为了避免这种焦虑,于是我们又用回老办法。(心理舒适区)
④心理免疫X光片的第一栏: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X光片的第二栏: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X光片的第三栏,需要思考的是: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如果你不这样做,你所担心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
X光片的第四栏:心里有一个重大的假设。这种假设当然不会是空穴来风。它跟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
⑤我们不能只是责怪那些阻碍我们改变的行为,我们更不能责怪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因为它们曾经保护了,也许现在还在保护着那个弱小的、容易受伤的你。
⑥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⑦如果你不知道阻碍改变的力量,不知道这种力量背后的重要假设,看起来,你是活在常识里,实际上呢?你是活在自己的假设里。
本章节的收获:
我分析一下我的「心理免疫X光片」:
第一栏(行为目标):我希望我能持续的输出高质量的公众号文章,别人可以有所收获,并且和我积极的互动。
第二栏(相反行为):但每次动笔开始写的时候,每写一点就会在想措辞是否合适,该怎么写的更有逻辑,更符合自己的期待。但越是这样想,动笔这件事就变得艰难起来,总想着等灵光乍现的时候再动笔好了。
第三栏(隐含好处):不去写,就不会有自己觉得写的不好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因为没有灵感而焦头烂额,更不会发生自我批评写的不好的情况了。
第四栏(重大假设):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我是一个非常贪玩而且讨厌被父母抓着做作业的孩子,但无论我多么贪玩,我的语文成绩总是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特别是作文,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全班甚至其他班级里去朗诵,侥幸于这样的"天赋异禀",我常常把它当成自己做不好其他事,或者做不好其他事的借口,也因此更努力的去强化这一个特点,而身边的朋友和老师也仿佛下了这样的结论:她做这些事妥妥的没问题。这导致了我在做这些被他们过度肯定的事情时,尤其的小心翼翼,非常害怕一不小心跌落,突然失去了这样一个本可以为我争取特权的能力(我可以因为语文好,所以可以数学不好,我可以因为作文拿了全省第三名而大摇大摆的拒绝被妈妈按在书桌上做我不愿意做的数学题)。却没有真心的去珍惜和爱着它,总是赋予它各种责任和使命…因此在内心感觉达不到要求的时候,宁可逃避,也不愿意去做。这大概就是我内心的X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