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稍微有点不舒服,用不着动辄吃药,请医生,尤其万一请来的医生是个喜爱多事的人,他立刻就会把病者的窗上摆满药瓶,胃里塞满药品。
从我的理智与经验两方面,我都觉得儿童的娇嫩的身体应该尽量少加摆布,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绝对需要的时候。
如果这种温和的治理治不好初起的毛病,不能阻止它变成真病,那时才可以去请教一位头脑清醒、态度镇静的医生。(《教育漫话》 [英] 约翰·洛克 著 傅任敢 译)
以上文字,出自《教育漫话》 中的“药物”这一小节。显然,作者的观点是,如果儿童生病了,无论是用药,还是请医生,都要慎之又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要轻易吃药,去看医生。并且,他还特别指出,这个“医生”务必是个“头脑清醒、态度镇静”的人,万一他是个“喜爱多事的人”,孩子就遭殃了。
虽说这里讲的是关于儿童的抚养问题(广义上的教育),只要稍一思考,我们就会自然联想到儿童的教育问题(狭义上的教育)。一个人,哪怕得了大病,如果有幸遇上一位良医,会得到最少的治疗,而收到最大的疗效;反之,即使得的是小病,庸医会给出最大的治疗,而收到的效果却是最小的。“良师”和“庸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常说,人生有三大幸,即,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上文中提到的好医生,是个“头脑清醒、态度镇静”的人,是个不爱多事的人。一位好老师也应该这样。在对待“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他是个“头脑清醒、态度镇静”的人,不爱多事,不会头昏脑热,瞎折腾;他始终尊重教育的自然规律,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会努力以最少的教育,去达成最大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