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写字桌抽屉里还锁着一张初中期末考的语文试卷,原因是当时怀疑成绩,通过多方努力终是拿到了试卷,每一部分算分都没问题,但最后誊抄分数的人弄错了,106分(总分120分),把1和0看在了一起写成了66分。那是我唯二没考班里第一名的中学时代。还有一次考班里的第二名,好朋友之一是第一名,她竟然在下课玩耍时跟我讲“宁愿你考第一名,因为感觉很不舒服”。说这个,绝不是要炫耀自己的学生时代有多辉煌自己成绩有多好,我是想说,你努力,就会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正如我每次看到那张试卷,我还会佩服那时的自己,佩服自己趴在写字桌上认真摘抄习题,佩服自己曾经的坚持。
相信每一个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或还处于学生时代的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发现没发现。以前我也不自知,总想着去看一些经验访谈以期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方法启示。但后来发现似乎没太有多大的用处。因为学习方法就像武器,用惯了刀的人再怎么学习剑法也用不好剑。直到有一天妈妈对来我家做客的表哥讲,让表哥教给我一些学习方法,表哥说:用你平时用习惯了的学习方法就好。我愣过之后,开始思考——我自己用习惯了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在我不断用排除法排除一系列无用的动词之后,发现了一个自己身上很显著但是自己没有察觉的方法——“认死理”。我是典型的撞不到南墙不回头,往好听了说是追求完美,往难听了说是强迫症不懂得放弃。有人会说这道题错了就错了,反正下次的题目不会一模一样我只需要搞懂利用的方法就可以,但我不是——我一定要找到这道题错的原因而且一定要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理解出来,更有甚者是遇到自己想象不出来的抽象物件我一定会死盯着不放一定要找到能让自己理解和接受的代表物件。所以我的效率比很多人低很多。有时候是低效加低质,大量时间的消耗并没有让我将题目做成精品。读中学时我还喜欢做属于自己的错题本或精品题目集,我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品来做,会用各种颜色的荧光笔勾勒不同的图案,用彩色铅笔标注不同的题号、重点。一本本错题集精品题库简直可以出书,这无疑又是一件耗时间的事情。我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无用功的时候,曾经试图改变——我试着只标注题目的考点及解题思路,我试着只用一种颜色的笔去做错题集以提高效率——但最终我却是放弃了。因为改变自己原有的方式让我完全看不进去、想不到当初的思路办法、一页页翻过去脑子里什么都记不住。我终究还是恢复了自己习惯了的方式。对,这看起来有些可笑、固执、甚至就是明显的接受不了变通,但是,如果改变并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我为什么要改变呢?
我的一个中学同学,体育非常棒,长跑项目是在区里经常拿奖的人。那个时候,他几乎拥有全班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高档笔记本,是他参加各种比赛获得的。随便拿高档笔记本写写画画简直就是对几乎只用大演草的同龄人的赤裸裸的炫富。遗憾的是他的文化课成绩并不怎么好,中等偏下。想来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记忆中他大部分的晨读时间都变成了户外晨练时间,经常上完一节课就收拾东西去某地参加比赛。中考前一年,他突然决定辍学,这对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同学来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样的年纪,辍学能干什么。何况,他的体育成绩,可以保证他几乎只需要去参加中考就能顺利进入一个还算不错的高中。但他不愿意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去读高中。后来他在父母家人的劝说下参加中考,但是是以普通考生的身份,结果也在意料之中——他最后去了一所职业学院。但他在职业学院待了不到半年就辍学了,转身到当地一家钢铁厂当一线工人。然而没多久,他辞职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读高中、读大学、毕业、工作,不再有他的消息。神奇的是,前段时间,他突然联系到了我,开口第一句话是说问我现在有没有读研究生,还说有什么他能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中考前他准备辍学的那段时间,我本着班长的职责是要尽可能帮助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原则,帮他补习几次课并把上课做好的笔记复印给他。他说现在成立了自己的婚庆公司,收入还可以,而且正考虑进军更大的市场开连锁店,同时在策划兼营药品零售。他说自己知道读书是能跳出原有生活圈的方式,只是他没有那个能耐,既然如此,那目前就只是努力赚钱好了。具体的细节我并没有多问,只是觉得,他从一开始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他有自己的目标又对自己有自知之明。这其实也不是一个多么厉害的人物,更不是说学习成绩不理想就该辍学另谋出路。而是说,认清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因为某件事情能够给自己带来现实的利益或者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怎样就去刻意逢迎。要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
还记得中学生物课本上第一课讲草履虫趋利避害的应激反应。所以我们总是能知道怎么样做是对的是好的是收益高的,也知道怎么样做是违背常理违反效率原则浪费成本的。但是,我们也该知道自己到底适合还是不适合。不适合自己的趋利避害行为,没有任何益处,甚至会让结果更糟。说白了,改变这东西,不想你想改,就能改的。
我只是觉得,你只要坚持你自己本来的样子去努力,不用曲意获取别人的认可,你照样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没错,你还是要努力,因为既然是坚持就需要持之以恒。多年以后,站在自己所选路途的制高点处,回望一步步走来的历程,你会非常感激自己,感激自己曾经的坚持。你要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并没有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