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是人在面临不利环境和条件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抑制,它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使人精神沮丧,身心疲惫。那些总是忧心忡忡的人,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他们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生活成了一种苦刑。恰如高尔基说的,忧愁像磨盘似的,把生活中所有美好的、光明的一切和生活的幻想所赋予的一切,都碾成枯燥、单调而又刺鼻的烟。
忧虑的人是无法专注于工作的。忧虑也使人神思恍惚,反应减慢,智力水平下降。整天为不如意的事忧虑伤神,大脑长期处于低潮状态,工作、劳动自然不会取得成果。忧虑也会使人生病,中医早就指出“忧者伤神”。长期心绪不佳,胃口必然不好,体质必然虚弱。严重的忧虑症,还可能引发轻生的念头。
忧虑的人常常会有一些这样的心态:
(1)逃避问题。由于问题难以解决而干脆采取回避态度,但事实上问题依然存在,自己只是在表面上逃避,内心深处还是放不下,难题成为心头的沉重包袱。
(2)对问题过分执着,将其看得过于严重。这实际上是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3)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自我封闭。所谓“烦着呢,别理我”,就是这样一种心态的反映。
无论是逃避问题还是对问题过分执着,实际上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问题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糟,至少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只要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这样,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另一种情况是,问题的确超出了我们的能力所能解决的范围。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乐观一些,就像杨柳承受风雨一样,我们也要承受无可避免的事实。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情况。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忧虑就像无处不在的病菌,它时刻准备着侵入你的体内。因此,我们必须对它提高警惕。
改掉忧虑的习惯:
(1)一定要让自己沉浸在工作里,否则只有在绝望中挣扎。
(2)不要让自己为一些应该丢开和忘记的小事烦心,要记住:“生命太短促了,不要再为小事烦恼。”
(3)让我们看看以前的记录,问问自己,我现在担心发生的事情,可能发生的概率如何?
(4)适应不可避免的情况。
(5)任何时候,我们想拿出钱来买的东西和生活比较起来不算好的话,让我们先停下来,用下面三个问题问问自己:
①我现在正在担心的问题,到底和我自己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在这件令我忧虑的事情上,我应该在什么地方放下“到此为止”的最低限度——然后把它整个忘掉。
③我到底应该为这个东西付多少钱?我所付出的是不是已经超过它的价值呢?
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就能坦然面对忧虑,使自己的生活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