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辆宾利轿车很贵,售价888万元。假如一个演讲者希望听众知道这辆车很贵,他应该怎么说呢?“真的非常贵”,“实在太贵,普通人买不起”?这些表达,都没有办法让观众对于“贵”产生一个感性认识。或者,“够在上海买一套房子”,“相当于40个人的年薪”?这些表达好一些,已经能让人有些感性认识了,但是还不够。我比较喜欢这样的表达:这辆宾利轿车到底有多贵?一个农民,从商纣王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工作,不吃不喝一直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许才能买得起一辆这样的轿车。这种表达,会让听众经过小思考、小探索,自己产生“贵”的感觉,而不是演讲者告诉听众“贵”这个结论。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甚至会让听众情不自禁地惊呼。而这些,都来自演讲者刻意营造的“画面感”。
演讲,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的能力。但是,语言其实并不是最有效的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传递的信息量,小于声音;声音传递的信息量,小于画面。所以,听众从一场演讲中获得的信息,通常只有7%来自语言,38%来自语调和声音,而剩下55%则来自肢体语言,即听众眼睛看到的画面。
看到这里,有的人心里可能会想:啊?在一场演讲中,我花最多时间准备的文字讲稿,原来是最没价值的啊?是的,这是因为人们都喜欢看,而不是听你读。该怎么办呢?试着让听众用眼睛看到你语言中的“布景”,让他们用眼睛来“听”演讲。这就是所谓的“画面感”。“一个农民,从商纣王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工作,不吃不喝一直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表述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就在于它像一段5秒钟的短片,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浮现。画面感,可以极大地增加语言的带宽,把复杂的情绪编码在简单的文字中,传递给听众。怎样才能营造画面感,然后用画面感增加语言的带宽呢?我教大家几个小技巧。
第一,具体到细节。
画面感来自具体的、细节的布景。道具越具体、越细节,画面感就越强。比如,演讲者想说“现在大家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都很长”,充满画面感的说法是:“你们中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早上起床之后,先刷朋友圈,再刷牙?”起床、刷牙,这就有了具体的场景。
第二,善于用类比。
用一个具象的东西,来类比一个抽象的东西;用一个熟悉的东西,来类比一个不熟悉的东西。类比的关键,是善用“相当于”这个连词。
第三,点睛用排比。
排比句可以为画面感增加冲击力。一个演讲中,在关键时刻使用两三次排比句,能够给听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排比句是一盘大菜,就像红烧肘子,要用,但是也不能多用,否则听众会觉得口味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