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切菜时,手不小心滑了一下。当时是菜有点硬,右手中指的关节处被刀柄下的那一面划破了点皮。
当时流了一点点血,我赶紧涂了些姜粉把血止住了。可是到了用餐时间却不敢去了。开始想办法,如何面对桌子上吃饭的人群。
为了让大家安心吃饭,不讨论我的手,首先得不让他们看到我手上有红红的血迹。后面有孩子进来拿东西时,让他帮我拿一下纸巾先摖好先。
曾几何时,忘了啥时开始就有了这个习惯,不想让自己的痛苦成为别人讨论的对象。这一点原则早在自己的内心深刻牢记着。
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对于亲人还是朋友,都希望别人听到的是好消息,哪怕打个电话也是报喜不报忧。
记得在2004年时,同妹妹在一个工厂工作。那时我们都没有使用手机,需要同家人联系都要走半小时以上的一个小店里,去打那种1毛钱一分钟的电话。
我一般同妈妈寒暄几句,几分钟就讲完了。常常等妹妹却需要个把小时。她可会煲电话粥了。
什么偶尔的消化不良,肚子不舒服,脚怎么样,头又如何如何。有时工厂的菜不合胃口,上面领导又对她如何。全部说了一遍。
曾经多次提醒她,记得打电话报喜不报忧,别让父母家人担心。还有就是要注意说话的时间,虽然花不了多少钱。
但是时间很重要,不然太晚影响到别人休息。可是无论提醒多少次都不管用。
当时我们俩都在工厂里干流水线的工作,吃住都一样,身体也差不多。可是给家人带去的消息却不同。
喜欢分享是好事情,假如好吃的,或者有多的衣服对方刚好合适又喜欢,分享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或者分享一些好事情也非常不错的。假如使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或者一些开心的事情。尽量给到对方希望与信心的语言,都是正能量的语言。
至于分享痛苦,分享忧愁,就显得有点不太合适了。当然这是我个人认为。除了给对方增加担忧以外,其实真正解决问题的人还是自己。,解铃还需系铃人。
可能有很多人的观念不一样。
其实上面所提到的这个妹妹,我也多次给她想过办法,还一起聊过不少。消化不良也给她买过一些帮助消化的营养素给她吃,也好转了很多。
可她还是老样子,想到啥说啥。
现在终于明白,可能就是这种性格的人。她是不想自己吃苦,不愿承受那一点点的痛苦。老认为把痛苦分享出去,痛苦就会减少一些。
然而,现在很多人心里都是这样想的。其实我感觉分享出去了,也许有可能会得到更多的鼓励、包容、和理解。那只是让自己的心里舒服了一些而已。
其实痛苦还是存在的,有可能这一回过去了,接着要不了几天,同样的痛苦又冒出来,又开始分享,通过分享来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舒服而已。
为什么会如此呢?如上推理:分享痛苦其实就是等于给自己找内心舒服。这一回的苦没有勇敢吃下去,内心的心量就没有得到扩展。
最后结果等于痛苦还在,还没有给我们的内心一点点的摩擦。因为稍微碰一下就难受,然后赶紧把这个仅有的一点点难受立刻转移。
如此反复,最后总结就是我们还不想吃苦,不想让自己的内心成长,不想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有力量。
所以最后哪怕遇到一点点小事,都会让自己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人一生之中有多少痛苦都是有定数的,当然了,这回没有吃下去,有可能就留到下回。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
有一首歌的歌名是《爱的代价》,歌词里面有一句这样写的:走
吧 走吧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走吧 走吧 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所以我们无法躲避,那就勇敢转变自己,勇敢面对痛苦,正视它。
在《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生活中,每一个强大的人,都会有着一段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从而让他们“熬”出另外一个世界。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内心心力不断成长,慢慢强大起来,那就好好鼓起勇气,努力接受痛苦,相信稍微忍忍就过去了。
那我们在生活中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想办法自己帮自己,自己的苦自己吃,当吃苦了苦,苦尽就甘来了。
路有尽头,苦难也一定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