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27岁时嫁给我爸,一开始的婚姻并不怎么幸福。
很小的时候,有次晚上爸妈在房间里吵起来,我爸打我妈,我从角落里拿起一根竹竿就朝我爸打去,毫无疑问,我挨了我爸一顿揍。
一次下午,父母在门口的摇井旁又吵起来,我爸揪住我妈的头发。之后,我妈带着我回外婆家了。我们穿过山坡地,走到有车的公路边搭车。我记得走了好久好久,爬上一个坡,转过一个弯,有时到了块平地,以为要走到尽头了,没想到一个弯后还有天,还有地,还有路,还要走。我问:妈,要走到哪儿,才没有天和地。
我不知道生活是何时变好的。
我妈在果园做农活时也会带上我,不记得是挖地还是锄草,或者是修剪枝桠,她一边做事一边念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我只记得这三首,也许她也只念过这三首诗。可能这就是我爱看书的源头吧,小时候没有买课外书的意识,也没这个条件,于是我就把学校发的所有书籍都看完了,什么《思想品德》《生命与健康》,甚至于《劳动技术》。
我妈还喜欢唱歌,每当我听到《故乡的云》中那句“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脑海中出现的便是穿梭在一片绿色中,忙碌又悠闲的老妈。我妈很喜欢看中央音乐频道的节目,她喜欢刘德华、张学友、黎明。
还挺开心的,和她的同龄人相比,她的生活里多一些能让她开心、快乐的事情。
我随我爸,是个慢性子,和我妈一起洗衣服,她的速度比我快一倍,更别说做农活了。有时候怪不得我妈唠叨,同样的时间,我妈做的活要比我爸多一半。小时候夏天割稻谷,埋头苦干满以为自己战果累累,一抬头看到我妈已远在我前面,再过会儿,她另起一行也要超过我了。
我妈也辅导过我做作业,还记得小学一年级的退位减法就是她教会的。可能是二年级,有次期末考试数学考了80分出头,被她骂哭了。其实也不确定到底是因为成绩,还是因为别的,因为从她以后对我学习不干涉的态度来讲,她不像是会为了成绩打骂我的人。
小学成绩一直中上,在班上6,7名徘徊,好一点能到第五领张奖状,最好的一次是第三。平静地过完小学。
初中第一个学期,成绩直线下降,到了班上20名左右。第二个学期,又被分到了一个差班。无权无势的父母,听了我的想法,向学校去争取把我换回好班去。
我妈和我说过,我的好成绩能让她亲戚面前没那么窘迫。也许正是这种“我是我妈的骄傲”,让我在年少不知学习重要性时得以努力学习吧。
我妈很少因为成绩奖励我什么,当然也不会因为没考好而有惩罚。考得好,她说,我让她觉得她的辛苦都值得,并嘱咐我不要骄傲;考不好,就问我原因,然后鼓励我下次加油。其实这样挺好的,她不会直接在成绩上给我压力,我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她是我见过最信任孩子的母亲。这个学期,我决定抛弃家乡的铁饭碗,不惜违约留在城市,没想到我妈说:“我不担心你的,你去哪儿我都放心。”别的父母大多希望孩子能留在身旁,尤其是我这种六年前就确定了回家的人,我妈不仅愿意在经济上支持我,在精神上也是毫无保留地支持,这也正是我能一往无前的底气,我相信,不管未来成功或失败,父母都会一如既往地爱我。
很爱我的父母,很心疼我妈这辈子受的苦,喜欢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