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级了,突然发现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家长们已经出现了不同的风格。大女儿的同学,三年级,已经准备走专业小提琴的路线,平日每天练习时间一到两个小时,周末时间更长,两到三小时,寒暑假期里每天四小时起,请了爱乐的小提琴首席做老师,完全是准备训练到大师级别的要求。除此之外还有学习的兴趣班,属于抓重点,刻意练习的典范。我家的就完全属于兴趣爱好广泛,是百花齐放的教育方式。舞蹈,比没学过的人会跳舞,比学跳舞的人基本功差,我的态度就当成是孩子健身房健身;书法,写的毛笔字比没学过书法的有气势,比学书法的人少了稳定,写字风格随意,我的态度就是当成生活中一种习惯吧;学画画,学长笛,学声乐……光学不练,纯属娱乐,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属于天真的练习,甚至只能算是天真的学习。
这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完美体现了今天思考的主题——刻意练习与一般练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从事一个技能,却没有成为大师?
为什么我没打算让孩子开始用刻意练习的方式呢?我认为孩子还小,多一点爱好,多一点体验,多一点选择的机会。那问题来了,刻意练习是有助于提高的练习,为什么平时的舞蹈,书法,音乐练习不能用心理表征的系统性来提升训练的效率呢?如果每件事情都用刻意练习方式来对待,也许可以练就综合性才能,就如老师给孩子的称号——“全能王”。反之,如果用“天真的练习”来面对每一件事情,形成习惯,等到自己真的遇到所爱的事情,或许没办法专注地投入这件事,那这辈子可能真的就没办法成为大师了。想明白这这些,我就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解决现在的我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