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哪些自媒体公众号什么的,即使是出过写爆款深度长文的作者,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是远逊于这些知名的老牌传统媒体。
《三联生活周刊》总体是个不错的杂志,不过今天我要说下它的问题。
《三联》这一期专题写陈寅恪,写的很糟糕。我是硬着头皮看完的。
优秀大众读物的标准,不外乎两条,一是有趣,二是有用。如果两者皆有,那就可以称之为优秀。
杂志做专题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短短几十页的篇幅中,对某个人、某件事、某些物件做相对深度的剖析,对相关知识系统的梳理。既可以给人启迪,又可以增长见识。
这一期却很是扯淡。
对于一位博古通今的民国大儒,本应该有很多可以讲述的点。例如作为世家子弟,以旧学开蒙,而后求学海外,又历经三朝,他是如何成长的,他的思想的路程是怎样的。在颠沛流离中,他又是凭着怎样的家国情怀度过的等等。
这么多有趣而又可以给人以启发的点,在专辑中统统都是一笔带过。反而下浓墨重彩的是学术研究的脉络。
这就有点四不像了。
先说有趣的问题。
开篇讲到《柳如是传》,本是很值得深挖掘的故事,帮助读者去探究为何这样的学问家要为明朝一位妓女立传,为什么对清朝人都厌恶的人进行宽容的诠释?可是文中却总在外围打转,谈到这些深度的问题,一两句话了事。而到了后边几篇,要么是他学生的简单描述(可见这些人对老师的了解仅存于偶尔上课的随性观察,并无深交),要么就是书本上的专业发展脉络。
通篇下来,毫无趣味可言。一直到读完,对陈寅恪的印象仍然是读之前那样模糊的学者形象。
再说知识的问题
我们日常获取的知识可以粗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知识,我们用以谋生,或是科学研究。此类知识通常来源于学术专著,工业实践。另一种知识可以称之为生活常识或是兴趣知识,大部分来源于通俗读物。
换而言之,作为通俗读物也可以传播知识,但是要注意自己的定位和能力。一是不能想着按照做学术论文的方式写文章,因为不够专业。二是注意表述技巧,在严谨的前提下要从读者角度出发。
而这个专题就很扯了。通篇看来,像是从各种书中挑出来的综述文章,中间穿插些不疼不痒的采访。对于做语言文字、历史等研究的专业人士,恐怕看不上这样的伪学术文章。作为普通读者,谁会想花费精力看这些研究论文呢?
其他1
顺便diss下本期中采访郭敬明的那篇文章。小四这位优秀的商人,确实是令人望其项背。试问天下哪还有把不要face刻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中的人呢?
下面抄录一句小四的采访原话,供大家学习欣赏:
记者:为什么在纯写作这一块,产出少了?(你不是号称是个作家么,怎么没有作品了?)
小四:年纪越来越大,动笔会越来越慎重。……,写作,我觉得一直是我根源里的,……,但因为随着年纪增长,我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反而不会轻易地去动笔。
吁——
头回听说人生经历多了,比年少无知更难写作的呢?倒是不少作家说过没有积累不敢动笔呢!
哈哈哈。
垃圾小四!
其他2
在之前一期将《人类未来吃什么》的专题中,倒是没有这一期这么枯燥无味。但是文章中的很多观点过于浅薄和不严谨。比如只考虑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而不考虑对人本身不可知的危害,就大力支持转基因食品。只根据某一个学者的一本著作,就写上“农业是人类发展的错误”这样诡谲的标题来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