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福浅,一看便知

一个人内心所深藏的宽厚善良或丧心病狂是完全能从其脸庞和举止上得以体现,因而,“吉人自有天相”这句流传千载的精辟俚语尤显神妙中肯。

大众在品评某个人的处世为人时总是会用“好人”、“坏人”或“有福”、“无福”来定论其人设;与其指望福从天降鸿运当头,倒不如去反思三灾八难不断的无福之人为何总是诸事曲折举步维艰;这绝不是什么玄奥的迷信说辞,而是你历年来所累加的善行义举或贪婪果报在影响你的人生走向;相随心生、相随心灭,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入木三分地出卖至你个底朝天。

一、无福之人大多居家环境杂乱无章

一个懒惰的人必定有一个乱糟糟的生活环境,这类群体就越是诸事不顺,而越是境遇捉襟见肘的人就越忽略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就缺乏审美眼光以及断舍离的气度;许多已搁置多年失去实用价值的物件也不舍得丢弃,从而废物也就越堆越无法落脚,整个家乱糟糟到不忍卒看。

一个人清理房间的动力就是其厘清烦恼的能力,深以为,一个干净的屋子自带充满生机的磁场,积极的人生态度本身就是福报的前提要素,它会直接影响屋主的精神面貌和体质强弱以及整个家族的幸福系数。

二、占尽便宜又卖乖

那些个贪求无厌的人总当别人是傻子,为一点蝇头微利便机关算尽底线尽丧;这种人将投机取巧和偶变投隙运用到了极致,为眼前利益不惜卖友求荣六亲互戕;当一个人私欲膨胀之后便会失算,也就派生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认知局限;伤害到了别人居然还笑得那么开心,将“厚德载物”的古训完全置若罔闻。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散去。”这些听起来像极了命理学,实则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另类诠释;一个总是算计别人的人终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局面出现,歪门邪道折损的是一个人的德行和素养,“多行不义必自毙”自古皆然。

一个有福之人定然懂得取舍有道与人为善的真谛,后晋时期的《旧唐书》中写道“财聚人散” 这四个字,寓意是人若把钱财全部聚集在自己手中的话终将人心尽失众矢之的,只有心地豁达之人才能拥有绵延的福气。

三、总是抱怨不休

一个爱抱怨的人存在着对人际关系质量始终不满足的心态,不断抱怨的目的是想满足被重视被理解的诉求;抱怨者堪称怨气携带源,他们永远都觉得整个世界在与其作对,他们浑身戾气态度消极,在这些人的眼里社会是冷酷的、奋斗是无用的、本尊是无辜的;如果别人对其避而远之,那么他们就委屈万分,认定这世道没人愿意听真话,从而像祥林嫂般维妙维肖地遇人便讲阿毛的故事,以博取他人廉价的同情。

抱怨成魔的这些人已看不见世界的美好和多姿,如果你抢白他观点奇葩、大放厥词,那他马上会将你列为不共戴天的攻击对象,他从来就认定全世界唯他才是清醒。

抱怨是一剂腐蚀心灵的毒药,抱怨会带来数不胜数的烦恼,于是痛苦也就不断裂变,以至于如滚雪球般无从收拾;你稍稍一想就会知道,一个热衷抱怨的人注定福薄并不意外。

事实上,古人所沿袭的因果报应一说,其实是心理学方面的一种心理暗示;人一旦做了不轨之事,必然会想方设法进行掩饰,而伪装人设其实是种极其辛苦的行为。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善良、温暖和真诚才是人际交互的正确模式;正所谓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