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的唢呐声回荡在青蓝色的天空下。看着面前的一堆黄土,他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滑落,顺着两腮滴下。
朦胧间,他好像看见了师傅,微笑着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最喜爱的徒儿吹百鸟朝凤。
师傅像是留恋地看了他一眼,便起身,只留下一个孤寂的背影,朝远方走去…
他在后边泣不成声。
——题记
《百鸟朝凤》是不久前看的一部电影,一开始看的时候还不是很懂,也没往深处想,只觉得里面的人物很可怜。
但,好剧就像美酒一样,细细揣摩几天后,它的醇香也就透了出来,时时围绕在心头,直教人悲哀心痛。
这部电影是围绕着唢呐讲述的,大概说的就是男主学了十多年唢呐,终于学成能独领一班时,却发现唢呐正在被城市抛弃,而自己也不何去何从的故事。
不得不感慨,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这也是许多非遗文化的真实写照。它们正在走着越来越陡的下坡路,里面带着一种悲哀的必然。
传承人的缺失,是非遗文化目前面对的最大难题。
就像电影中的一样,男主的师兄们在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走的走,散的散。而男主也陷入了纠结——来源于对师傅的承诺。
“我答应过师傅。”他说。
焦三也是真正爱着唢呐的,即使得了癌症,把牛卖掉,也是为了给男主添一套唢呐。
焦三为了唢呐,付出了一生。
但个人永远都无法改变什么,游家班依旧是散了,洋乐队终究是取代了传统的“八台”,焦三也还是故去了。
在电影的末尾,在百鸟朝凤那悲哀的曲调中,焦三背对着离开。
宛如一个时代的落幕,也同时昭示着唢呐将退出这个新时代,而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又一项非遗文化的逝去,如同曾经灿烂绽放的烟花,不过瞬息就被下一朵更灿烂的烟花遮盖,最后只能默默坠入黑暗之中。
“百鸟朝凤是大哀的曲子,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受得起。”
就让百鸟朝凤的曲调随着那些非遗文化的离去而离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