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替老爸收了大部分油茶,一家子其乐融融,回到外公家,坐等妈妈做晚饭!
妈妈在外公家住了大半年,她答应近九十岁的外公,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妈妈和老爸依然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
外公一生行善,是当地响当当的赤脚医生,那时候,交通不便,条件落后,村民有个病痛,都会去找外公,行动不便的病人,家人就会接外公上门行医。
外公从未收过诊费,别人也会感恩外公,送点吃的给外公外婆。
在外公的手中,治过的人不计其数,替别人接过骨头;诊过疱疹,那时候叫“流弹”,很不好治的那种,这种疑难杂症在外公手里一治一个好。
别人头痛脑热的常见病,找到外公,他上山扯几种草药,就治好了。
后来,别人遇到一些邪乎病,也找外公治疗。乡里称为中邪,人做什么都不对劲,无缘无故不舒服。外公曾经博览群书,医书古籍乱熟于心,风水地理也阅读无数,当外公把他的知识运用到治病救人上,那些邪乎病,也被外公治好了!
从此,外公的名声更大了,慕名而来的徒弟登门拜访,外公也毫不保留的传授。
村里的,外乡的,很多人找外公治疗,在我看来,都是些难处理的事,治好后,又都是些神奇的事!
外公一生在外婆的呵护下,没做过饭,没洗过衣,自从七年前外婆的离世,外公一个人,重新学做饭,学洗衣,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外婆的离开,外公是极度悲伤的!常常独自往返山后外婆的坟头,杂草丛生的林子里,外公走出了一条干净的小路。
年迈的外公,自此独自承受孤独,日子越来越淡,外公也越来越苍老,心中所盼,便是儿女子孙常回家看看!
妈妈一直住在妹妹那边,老爸就替妈妈做了该做的事,隔三差五地回老家,总会去瞧瞧外公,每个节日不曾缺席,陪外公说说话,带点礼品,跟外公提条喜欢的鱼,做顿饭,多年如此!
妈妈今年回家了,回到了外公身边,一起生活,一起在田间劳作。
外公快九十岁的身子骨还算硬朗,有了妈妈的陪伴,外公又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外公想像年轻时担起一大家子的重任,想养一头年猪,让儿女们欢聚一堂享受当年“家”的那份喜乐,这样的想法终究是被现实的考虑打破,不让外公劳累,即使没养年猪,也依然顿顿有肉吃。
自从二老意外受伤,爸妈常待在老家,我们回老家的日子也就多了些,帮衬父母做些体力活,让他们省点心。回趟老家,自然而然也会看望外公。
我们的到来,也会让外公欢喜一阵子!
昨天吃过晚饭,该回家了,跟外公打了招呼出了门,外公跟来走到门槛边,扶着门,轻声问我:“慧慧,你平时看到舅舅了没有?”
“我们也很少见到!”虽然和舅舅同住一个院子,舅舅忙于工作,我们确实很少见。
外公不免失落,叮嘱我,叫我带话给舅舅:“你叫他回来一下!”
“好,我一定告诉舅舅!外公你怎么了?想舅舅了?”外公哽咽,吐出几个字:“我很是…想念…想念他…想念孙宝儿…”外公深遂的眼睛透亮,从深深的眼角滚出几滴泪水,他转过身去,坐在门边的凳子上,擦拭眼泪,不再说话。
我赶紧递给外公纸巾,拨通舅舅的电话,外公一句话未了,泪已先出,话已不成句,我拿着手机,让他听到舅舅的声音,良久,才慢慢地平复了心情,跟舅舅絮叨,舅舅许了外公回家的日子,外公眼角的泪水也擦干了。
挂了电话,我们出发回家,外公送出门口,站在屋角,望着他渐渐隐去的身影,我们没有往常的失落,至少他老人家身边,还有妈妈的陪伴!
老泪纵横,亲眼目睹,非戏里能比,真正的触动心灵。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经历的那些磨难,我们的追求也在变,家,永远是心灵归属的地方,多些陪伴,让父母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