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听一档电台节目,当天的嘉宾是我很喜欢的歌手李志(逼哥),逼哥大概是来宣传专辑,女主播问了很多无关痛痒的问题,逼哥很耐心的回答,但我早已记不清具体的内容。
然而在采访的结尾,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很清楚,甚至可以说影响了我的生活与工作态度。
女主播问逼哥:您一直在创作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作品,您的诀窍是什么?或者说对年轻人有什么忠告?
逼哥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时刻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危机感。
今天同事W小姐分享了一篇来自于虎扑的热文给我,大意讲的是,大家都在说,房价贵买不起房好迷茫、好绝望。年轻人买不起房一直都是社会常态,可真正麻烦的其实不是房价。而是35岁之后你还能干吗?
当你不再年轻,你还能做什么?
文中列举了很多作者身边的同事朋友35岁之后的人生:35岁,有人创业失败,有人走向人生巅峰,有的年轻时才气逼人,可35岁之后开始穷困潦倒。有人35岁前顺风顺水,35岁之后一直走下坡路。
过了而立之年,已不再年轻的35岁,负担会越来越重,需要养活一家人,机会越来越少,如果不幸被炒鱿鱼了,没有一项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能力,没有后台,再次融入到跟年轻人抢饭碗的求职红海中,靠什么去跟年轻人拼?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会慢慢退化,年轻人加的了班,遇上大项目能通宵完成,你还可以吗?就算你的身体是铁打的,跟心思专注在工作上的年轻人比,你还要回家照顾家人。
再现实一点,如果公司迫于形式压力,需要裁员,作为老板,是宁肯留住拿的薪水少能给公司带来更大效益的年轻人?还是拿薪水比年轻人多,做事比年轻人少的老员工?
我想“35岁现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无论你是否重视,或者觉得自己还年轻无需关心,但很现实的问题是,现在很多企业招人都明文规定年龄必须是35岁以下的。华为传闻今年裁掉了一大批34岁以上的老员工,引起职场上班族的集体恐慌。
事实上,即便是大学刚毕业,初入职场的人,也是需要时刻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对提升工作能力的渴望与无处不在的危机感,提前为“35岁现象”做好准备。
因为危机感是使人进步、迈向成功最大的精神驱使,没有危机感就像是温水煮青蛙,迟早会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惨淡收尾。
我也不是一个不努力就去死的人,并没有多优秀,我只要休息的时候惰性很严重,是个很丧的人。可在工作状态,我危机感很强烈,绷紧神经的工作,竭尽所能的做好安排的每项工作任务。因为,我害怕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被炒鱿鱼。害怕同事会认为我是个混日子的人。
会有这种危机感的原因很简单,我觉得如果因为自己能力不足,上班开小差被批评被开除,那是奇耻大辱,一辈子的阴影。人可以在生活中丧,可进入工作状态,就必须自动启动“不努力就去死”的模式。事实上,这种绷紧神经的工作方式,确实帮了我很大的忙,至少在工作中一直顺风顺水。
对工作的懈怠,除了对自己没有好处,还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人的工作效率,工作基本上都是相互链接完成的。我始终相信一个真理:你的能力跟薪资必须成正比。如果是能力不足,薪资低,那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如果是自己能力强,薪资不匹配,那恭喜你,你可以跳槽并开掉你的老板了!
事实上,工作这些年里,我身边很多丧破天际的人,他们永远不愿意努力工作,过一天算一天,对所有事物都保持消极的态度,抱怨公司工资低、抱怨老板傻逼,同事傻逼,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认为自己最牛逼美破天际、帅过金城武,工作能力差还不自知,把自己活成了一尊自我崇拜的雕塑。
这个时代科技带来了更多独立生存的可能性,大数据分析更带来了高效的信息传输。很多人听了几期罗辑思维就认为自己博学多识,看了几本运营书,就认为自己是运营大牛,上了几堂付费设计课,就脑补自己是国际顶尖设计师,殊不知,自己的智商跟不上自己的理解能力与认知学习能力。形成了一种自慰般的假嗨!
这样的人就是“35岁现象”中最先被淘汰的人,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能够深刻体会什么叫
人在做,天在看,敢问苍天饶过谁?
他们对于人生,没有明确的方向。就像那句现在看来有点俗的鸡汤说的,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如果把你的人生比作字母“b” 往南走是S (South),就是sb,傻逼的意识,往北走是N (North)就是NB,牛逼的意思。
时代一直都在瞬息万变,哪里有所谓的铁饭碗啊,在这个吃个快餐都能够感受到这种血雨腥风的年代,为了不要让自己35岁了还在酸楚的吃沙县,抱怨店里的蒸饺馅料不够新鲜,老板不耐烦的翻了个白眼,请务必多一点危机感,来疏通你那些为懒惰找的借口。
来深圳5年多了,一直住在龙华新区这边,刚来时,快餐都是沙县小吃、原味汤米粉、隆江猪脚饭的天下。后面出来了黄焖鸡米饭,搞死了一大片沙县小吃、原味汤米粉、隆江猪脚饭。
再后来的现在,到处都是不太正宗的“老上海馄饨”了,13块一碗的肉末鲜虾馄饨成为了新一代的“国民快餐”。特别有感触的是,住家附近,有一家开了十几年的广式云吞店,生意一直很好,早上卖早餐、包子、油条、肠粉、粥,中午晚上凉拌菜、卤味小吃、盖浇饭、粉面、云吞样样有,日日门庭若市。
我原本以为就算其他店倒闭了,这家店也不会倒的是,可说来讽刺的是,这家店前几天突然就被拆了,“老上海馄饨”刺眼而夺目。同样的地点,不一样的餐点,照样门庭若市,一眼望去,一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苍凉感。
讲了这么多,可能你会说道理我都懂,谁要看你像个传销一样给我洗脑,但对于平凡的我们而言,最大的安全感就是自己昂首挺胸走过的路,现在的辛苦与努力,是为了人到中年时,对自己、对家庭有个好保障。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惪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