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浙师大浙派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的第十一届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在教育学院举行。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根福出席会议并致辞。200余位一线名师(含教育部领航工程名师培训班和国培计划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媒体工作者、研究生参加了开幕式,承德市高中语文教研员于亚文老师率专题性语文整体阅读的骨干教师受邀参予了此次大会并在大会上就承德市高中语文整体阅读的成果进行了精采展示,并派出七名教师参加了微课大赛。
11月10日上午, 《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杜悦、《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主任韩振、《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主任赵云飞、《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吴志翔分别介绍了各家报刊杂志的特点、选稿原则、用稿标准,并指导参会教师有效写作、精准投稿,激发教师们的写作兴趣和发表欲望。
下午12点半到晚上十三位特级教师、正高教师和三位新锐名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主张和教研风格,亮出了自己的教学品牌,强调了自己对于语文教学个性化的追求,引起了代表们对于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
于亚文老师在此次会议上就承德市高中语文专题性整体阅读理念、成果及其与新高考核心素养的衔接,新教材的补充进行精彩展示,受到与众者的广泛关注!
2019年11月10日承德市高中语文教师团队一起参加了学习。2019年11月11日开始登台赛课!承德市高中语文教研员于亚文老师带团队出征现场微课大赛赛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几位特级正高级教师组成的国培成员一起同台竞技,切磋教研。
承德团队首先出场的是来自围场一中的谭艳娟老师。微课题目《走近杜甫》主要突破专题性整体阅读中知人论事环节。行板响起,流水般的音乐里,小谭老师用诗意般空灵的讲解带着与会老师走完了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环环相扣,句句生情,课堂摇曳生姿。让诗圣与时代交相辉映,辐射出人文的灿烂光芒,小谭老师获得了与会老师的掌声如潮。
第二位出场的是来自丰宁一中的赵玉娥老师。赛课题目《盛唐之音--悠悠唐韵之边塞诗》
赵老师以边塞诗为主线,为与会老师展示了专题阅读中铁马金戈赋采薇的盛唐气象。十分钟微课展示中,赵老师纵横捭阖,举重若轻,以李清照般的温婉之姿展示了大唐边塞诗的豪迈气象!展示了承德市高中人的风采。
第三位出场的是宽城一中的李慧欣老师。赛课题目《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李老师根据专题读本,辦析《论语》之忠,领悟忠之本义.,并通过对忠的辨析,学会孔子的为人处事之道。课堂内容环环相扣,思辩的设计,让语文的生命激扬,再加上年青的李老师精彩的表达,精准的分析,精炼的概括,使得课堂高潮迭起。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
第四位出场的是来自于宽城一中的王伟老师。王伟老师展示的题目是《九死不悔屈子志赤子情怀爱国心》屈原专题。王老师总体介绍了承德市高中语文专题性整体阅读的课堂流程。以”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为主线。全方位的介绍了屈原专题。由点及面、层层铺叠,人文与生活、自我与时代交相辉映,辐射出立体的灿烂光芒。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异彩纷呈。在王老师这位思想的探索者那里,浑然一体,纵横捭阖,共同指向人的精神自由和个性的成长。微课结束后,王老师立刻收获了粉丝无数。承德市高中语文人的魅力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位出场的是来自滦平一中的栾清华老师。栾老师主要展示的是专题性整体阅读的美读部分。《运用口诵心惟法。走进诗歌的神圣殿堂》是他微课的主题。当栾老师清晰地展示完口诵心惟法的要领之后,就进入了微课的美读部分。栾老师展示的是诗人食指的作品《凌晨4:08分的北京》。如泣如诉的朗读,让与会者潸然泪下。掌声三次响起,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一种提醒:我们推广高中语文专题性整体阅读的初心就是在不断出发、寻找、迷失、抵达……如此循环往复,曲曲折折地走着。悠悠岁月之中,照亮生命的,心底的月光,会带来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的力量。那是最初的出发的缘由,也是最后抵达的借口。
第六位出场的是承德八中的宋淑琳老师。赛课的题目是《2500年前的阳光》。宋老师侧重讲的是《论语》中的孝。她首先通过情境导入引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忧”这个话题自然引出《论语》中“孝”。接着通过“对孝”的说文解字引出子女对父母不仅要尽责任,而且要怀敬意的思索。进而阐释了《论语》中孝的不同含义,最后覃思当下,谈“孝道”的变味:由原来的“子孝老”变成了今天的“老孝子”,对啃老族进行了批判,再通过对这种现象的思辩性辩论总结出“论语中孝道”对后世的意义。宋老师的课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语重心长,不蔓不枝,引人深省。颇见功力!
第七位出场的是河北存瑞中学的王东伟老师。王老师参赛的题目是《论语》的“忠”。东伟老师首先诠释了忠的两层含义,然后纵横古今阐释了“忠”在历代文人将相以及今天的大国工匠、科学工作者心中的地位。最后抛出了思辨性的问题:你认为今天我们忠于心与忠于国家和民族哪一个更重要?为什么?引发学生对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问题设计精彩,课堂引人入胜。
微课大赛结束后,参赛的承德高中语文人有三人进入了大赛的前4名。前三名中占了两名,滦平一中栾清华折取桂冠,围场一中谭艳娟,获得第三名,宽城一中王伟老师获得第四名。其它五位教师成绩也排在前列。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专家们的广泛关注!他们对于承德市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给予了高度的赞誉,承德市高中语文成了核心素养的代言,品牌语文,特色语文的代言!而承德市高中语文的躬耕者们不畏辛劳,敢闯敢拼的课改勇气更引发了与众者们深深的思考!
专家们纷纷表示:个体的成长离不开语文教育的组织者于亚文的辛勤付出!她之所以能够汇聚全市立志精神成长的勇士们,源于个体不断超越自身不断追求自我成长的良好氛围,更源于高中教研员真心关爱语文人成长、快乐播撒课改种子的无限情怀。在一个个精彩的课例中,我们看见一个个植根于乡土教育、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庸、渴望灵魂自由的身影。他们告诉我们:生命激荡,灵魂在场,素养生长,语文必强!
本次论坛共有100余人次参加了微课大赛、微写作现场赛、论文评比、学生作文点评比赛等活动。11月12日承德市的其它几位教师分别进行了现场微写作大赛和论文比赛,成绩将陆续公布。教育部领航工程名师培训班学员马文科与孙玉红联袂表演了“秦腔与《祝福》”微课,展示了“艺术化语文”的教学魅力,受到了与会代表与浙师大本硕生的一致好评。
正如浙师大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蔡伟教授所言:” 旅行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景。竞争不在于最终结果,而在于过程的体验。”这也正是此次承德市高中语文人参会的意义,在与名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弃溪流之见,养成汇百川之格局;只有与名师同台竞技,我们才能用他山之玉照亮自己的白壁之瑕。
通过此次会议,我们惊喜的发现承德市高中语文专题性整体阅读的星星之火,不仅可以燎原,而且必能带领广大师生走向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