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唐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梦回唐朝,相信国人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或至少存在过这样的想法。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
对于唐朝,王小波是从长安开始的。而我,则是从唐诗开始。
唐朝是一个诗意的朝代,唐诗便是这个朝代的标签与品牌。人说,唐朝诗歌有两座高峰,一个是李白,一个是杜甫。
李白是诗仙,他身上天然就带着一股子仙风道骨的劲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一个诗人,一个侠士,更是一个酒痴。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里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酒、月光、剑,是李白生命的真实写照。我很喜欢余光中先生在他的《寻李白》里的那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本书的书名《绣口吐不出那半个唐朝》也由此而来,主要聚焦李白死后(公元762年以后)的那半个被我们遗忘的唐朝历史。
公元762年,唐肃宗上元三年,唐代宗宝应元年,李白去世了。在经历了唐朝的半个盛世之后,这位诗仙在安史之乱这场浩劫中溘然长逝。
关于李白的死,历史上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说李白是病死的,另一说李白是喝醉了酒,去水中捞月溺水而死。
我们先看看正史怎么说。关于唐朝的正史,有三本书可以参考,《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那《旧唐书》怎么说李白之死呢?“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也就是说,李白因为饮酒过度,醉死在宣城。
《新唐书》又怎么说呢?“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位,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也就是说李阳冰当时在当涂县当县令,李白去投靠他。唐代宗即位后,想要召李白做官,结果发现李白已经去世了。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他在他的《草堂集序》中这样写道:“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暇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也就是说,李白当时疾病缠身。当涂县现在归属安徽省马鞍山市,唐代属于宣城管辖。
根据新旧两本唐书加上李阳冰的自述,李白应该是在晚年投奔当涂县令李阳冰时,因为饮酒过度,身体虚弱透支,身染疾病,病逝的。
那又有人要问了,还有一本正史你没有讲到。它又是怎么讲李白之死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怎么说?对不起,关于李白,司马光在他的这部著作里只字未提。
大家可能要问了,李白这么有名的人,作为一部与《史记》并称为中国传统史学双峰的煌煌巨著,怎么可能没有记载关于这位唐朝大诗人的事迹?
的确没有,无论是李白还是杜甫,《资治通鉴》都没有提到。
《资治通鉴》成书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是司马光及其助手根据大量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的内容,详近略远,也就是说越是离宋朝近的史料,越是记录详细,故而此书成为了研究隋唐五代史的一本必不可少的书籍。光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这289年时间,《资治通鉴》就写了《唐纪》八十一卷,而东西两汉四百多年,该书也仅仅只记录了《汉纪》六十卷。可见该书对于唐朝史料记录之详尽。
那么,对于诗仙李白,《资治通鉴》为什么只字未提呢?这并非是因为司马光等人的疏漏,而是因为该书成书的目的。
在这本书里,编纂者提供了许多历史的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参考。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将其命名为《资治通鉴》。也就是说,司马光等人编纂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家的管理者提供历史参考,便于他们提高治国理政的水平。
这样一来,《资治通鉴》所选择记录的历史史料就只有那些能够影响到国家兴衰存亡、人民幸福生活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像李白这种从事文学创作的名人,自然就不会收录在《资治通鉴》里了。用司马光的原话就是:“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关于李白之死,正史要么没有记载,要么记载模糊。那么民间的猜测便来了。
李白,不是号称“酒中仙”吗?加上《旧唐书》里的那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醉死?这到底是个什么死法?酒精中毒?古人也没这概念呀!于是,一个浪漫得有些残忍的死法就流传开来了:李白乘船泛舟于江中,喝醉了酒,看见江水中月光正好,于是俯身捞月,不慎失足落水,溺死江中。
这个故事不可谓不精妙。相信读过李白诗的人都知道,酒、剑、月光经常出现在他的诗句当中。李白给人的印象,少年豪气万丈,仗剑走天涯,一壶浊酒,胸中酿成月光,口里啸出剑气,俨然一股侠士风流;晚年有些失意,远离庙堂,闲处江湖,似一个得道仙人。要说他干出水中捞月,溺死江中,然后羽化登仙的事情,相信没有人会觉得有丝毫的违和感,他就是这么一个放浪形骸的人。或许,这才是我们心中,李白应该有的死法吧!谁能忍受一个在病榻之上,苦痛呻吟,形容死灰的诗仙?
不管李白怎么死的,这都不重要了。他终究是人不是仙,在公元762年的某一天,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他所热爱的世界,这个他所钟情的大唐。他的绣口里再也吐不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心目中那个魂牵梦绕的盛唐气象了,事实上,活着的人也没能做到这一点,因为盛唐早已不再。剩下的就只有余光中先生口中那个“杜二”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唐朝了。
唐朝到底怎么了?为何再也没有了盛唐气象?答案相信大家都知道,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叛乱,唐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所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盛唐一下子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当头一棒给打懵了。这个飞来横祸像一把闸刀,将唐朝硬生生地劈成两截。要不是唐朝统治集团还没有完全崩溃,或许历史上又要出现个东西唐或者南北唐了。
事实上,安史之乱后,北方士人大量南迁,充实江南,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衣冠南渡有三次,第一次是西晋末年,士人南渡建立东晋;第二次便是唐朝的这一次了;第三次嘛,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靖康耻了——金人将赵宋皇室尽皆掳去,高宗赵构在临安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之所以说安史之乱是“硬生生地”将唐朝劈成两段,是因为这操作痕迹的确太明显,刀口过于血淋淋了。
安史之乱前,唐朝处于开元盛世,从“天宝”这个年号就可以看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才是盛唐气象。安史之乱后呢,藩镇割据,民不聊生,俨然一副亡国末世的景象。这一前一后的对比有些刺眼,让人不免怀念盛唐,怀念那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岁月。
不过,怀念归怀念,路总归还是要自己走的。既然时间无法倒流,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看看路在何方。这一走,唐朝又走了152年,比它之前走来的路(137年)还要长。
唐朝之前走过的这一百多年,大家很熟悉了。唐朝开国,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高宗娶了自己爹的老婆,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甚至有些关注安史之乱这段历史的人,对唐肃宗的灵武即位,郭子仪、哥舒翰、李光弼等历史人物都耳熟能详。
那之后呢,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毕竟唐朝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公元763年,史朝义自杀身死,安史之乱结束,唐王朝的“八年抗战”正式宣告终结),还没走完,而且它还一口气又走了144年,正好是整个唐王朝寿命的一半。也就是说,我们读到安史之乱结束,也才仅仅只是读懂了半个唐朝,那剩下的那半个呢?哪去了?
剩下的那半个唐朝仍然安安静静地等待在那里,不远不近,不离不弃,只是很少有人愿意去翻开那页满是灰尘、不堪回首的史册,去揭开唐王朝盛世落幕以后的那块血淋淋的伤疤。
谁都知道疼!
在经历了一段梦幻般的大唐盛世,我们的心早已被这温泉水滑般的时光,浸泡得娇弱弱、软绵绵的了,谁还有力气鼓起勇气去直面那段惨淡的唐王朝人生的下半场?这或许正是我们往往不太熟悉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历史的原因所在。
但是,一个被称作“强唐”的王朝究竟能弱到什么地步呢?一个在经历了致命一击,然后竟然又奇迹般延续了144年的王朝,它难道就没有一丁点儿能够吸引我们去倾听它、翻阅它、研究它的魅力吗?我个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爱唐朝,就该爱她的全部,不管是她年轻时的娇美容颜,还是她风烛残年、满是皱纹的苍老面庞。
作为历史爱好者,唐朝的后半段值得我去细细品味。一个人,经历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命运之后,究竟该如何调整心态,继续直面自己惨淡的人生?这一点,我们都需要向安史之乱以后的唐王朝好好学习。毕竟,王朝有起有落,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样,有辉煌,也有落寞。我们都读懂了自己的辉煌,那么面对自己的落寞呢?该如何自处?
“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地溃败。”赵雷的这句歌词写得好。
从安史之乱结束的公元763年到唐朝灭亡的公元907年,是唐王朝最为落寞的阶段,是她的人生低谷。面对低谷,唐朝选择了甘于平凡,她收起了年轻时候的张扬与放浪,在平凡的岁月里,她又经历了13位皇帝。这些皇帝中不乏有着“不甘平凡地溃败”的人。
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借着这本书,重新读一读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故事,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一股子劲儿,让唐朝又坚持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不平凡的历程。
王朝兴衰,既要品尝年轻气盛时的热血岁月,也要经得住世事无常的打击,更要守得住繁华落幕之后的孤单岁月。
人生亦如此!借此书与诸君共勉,看看绣口吐不出的那半个唐朝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白连翩
2018年元月于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