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关注了斜杠青年这个话题,发现大家都好优秀,每一个人都是两三个手艺傍身。摄影、插画、手艺、民宿、写作等,其中写作是大多数斜杠青年的杠杆。为了有一天能加入这个群,我仔细梳理了所有的可能性,写作是最易操作和上手的,想着初中时老师也曾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在班里传阅,好像有了那点信心。但是,真的好难,心中有观点,如何论证?明明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怎么就有人能写成一篇文章?后来报了一个公号文的写作班,是在荔枝微课语音上课,共10节课。收获当然是有,但是还是略微失望,后来看了《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发现上啥课啊,看这本书就行了,课上老师讲到的大部分写作原则,特别是观点文的写作,这本书都讲到了。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是加拿大作家 布兰登·罗伊尔的一系列关于英文写作书中的一本,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写作的20大原则。对于想开始尝试写作的同学来说,这本书给了大家一个整体的写作指导。
1 结构---结论先行
结构就是文章的行文逻辑,就好比一座建筑的钢筋支架。一个清晰的文章结构,能让读者迅速抓住作者的观点并找出论证过程。本书推荐“自上而下”的写作法,即结论先行,然后摆论点进行论证。作者推荐该文章结构,是因为它更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如果先说论点,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作者想说明的问题或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给出结论后,读者可能已经忘记了前面的论证过程,还要在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但是先给出结论,让读者预先知道了你的立场,在看论点的过程就就可以思考该论述是否能支持结论。对于没有立场的读者,因为预先给了结论,也就把读者限定在一个主题范围内了,很可能他就被你的文章带走了,点赞关注妥妥的就来了。
在结构篇中,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六大结构,以及表述论点的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转折词。转折词是用来表明观点之间的逻辑结构的,就如同信号灯一样。这些词能让读者清晰的看到论点之间是递进还是转折,是并列还是对比。
2 风格--简洁而具体
风格也就是写作方式,每一个成名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方式。形成自己的风格非常重要,但是有一些通用的原则是需要注意的,比如文字要简洁而具体。常常人们会把简洁和具体放在对立的两面。举个例子,把“我非常讨厌你每天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我身后不停的打扰我”改成“我讨厌你像个跟屁虫一样的打扰我”,这个是简洁。如果我们应聘某个岗位,除了说组织能力很强外,还给出自己组织过哪些大型活动,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这个是具体。具体也就是细节描写和例证支撑,它们是文章的血肉。
文章还讲了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不要都是长句,交叉使用长短句;多用动词少用名词等等其他原则,这些原则都是我们在写文章中容易犯的错误。
3.可读性--让读者产生愉悦感
一篇文章是否具有可读性也就是读者在读你的文章时是否能产生愉悦感。首先,排版格式至关重要,如果格式混乱、文字密集,读者在观感上就没有阅读的兴趣。现在很多公号文或者头条文什么的,会有段间隔、有图片等要求,就是这个原因。其次,可以使用加粗、编号、灰体等编辑手段。现在几乎所有的新媒体文章,都会把自己的重要的观点加粗,为的就是吸引读者。最后就是小标题,这篇书评就使用了这个原则。
一篇文章写完后,其实才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修改。很多时候,我们写完一篇文章,放一段时间,在回过头来看,会觉得惨不忍睹。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
结语:任何事情都有套路可寻,这个就是所谓的方法论。这些原则看着简单,需要不断的练习,内化为自己的习惯。但是写作一定要有大量的素材积累和自己的思考,这个是书本教不会的,只能靠自己,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