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剧场里来寻找生活,但那个生活必需和我们在剧场外看到的生活不同;演员要在表演之前刻苦的准备,同时又要放弃这些准备工作的结果;对于导演来说,最可靠的能力,应该对乏味的承受力。
翻开《敞开的门》,这本书是当代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系列讲座集。里面阐述了众多彼得布鲁克的对于戏剧的观念,他反对拿到剧本后就做理性分析工作,也就是所谓中欧戏剧的剧读。他反对在表演场上导演一开始排练就赋予了演员调度。他反对把表演称为表演练习,应该称之为游戏。他运用即兴表演的方式去训练演员,并且给深化加深即兴表演,和演员一起创作戏剧。
作者:[英]彼得•布鲁克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副标题:谈表演和戏剧
译者:于东田
出版年:2007/12
页数:153
定价:21.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剧场和戏丛书
ISBN:9787802253834
通过这本书,可以理解《空的空间》这本书的概念了。行文流畅的文本读起来丝毫不费力,足见翻译者的功力之强,于是百度了一下,才惊觉,这本书出版后3年,翻译者于东田老师自杀身亡。于东田老师的简历非常出色,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她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于戏剧的了解,精确的翻译了这本书,给到读者以良好的行文思路,体验了一把窥视戏剧内涵的快感。
窥视?对的!戏剧是观演关系,无论以为什么样的剧场形式,观演是基础,之后才是后现代主义剧场形式。观众进入剧场,不就是窥视么?狭隘的空间,黑幕,窥视舞台上的演员展现、表达的故事,以其获得快感,甚至是净化。但现在的观众大多不清楚为什么去看戏剧这个问题,他们并不了解。而这本书带来的体验,则是揭开这层面纱,窥视到戏剧内涵。无异于把人剥了一层皮,直视果肉。不尽然有人觉得看完这本书后,什么都懂了。也有人看完后,加深了某种敬畏的心情。
观者,无论是观戏剧、观文字,观背后的人,才是重要的。
这也是彼得布鲁克,在书中花了大量篇幅反复去探讨。
布鲁克会把半成型的故事演给孩子看,让孩子们提出意见,他们是直接的,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丝毫不带面具和虚伪。这样的直接的形式,非常的让人感觉到疑惑。学院派的人跳出来反对,“戏剧是给成人看的,又不是给孩子。孩子的意见我们应该无视,孩子们应该看儿童文学。”
布鲁克反驳这样的言论。他认为,戏剧需要生命力,而发现内在生命力只有更直接的方式才能破土而出。我认为是这样的,任何形式的艺术,都需要生命力,才能源远流长,不断继承下去。如果戏剧作品,从文本开始就缺乏和人、和生活、和社会的链接,那么到了舞台这一层,就会显得乏味不堪入目,越来越没劲。
在他看来,生命力是连接观众和演员之间的纽带。以此为中心旋转,产生了戏剧。没有生命力的戏剧,根本谈不上净化民众,更谈不上关乎人生。这个纽带直指戏剧的目标,戏剧就是人生。
“戏剧是没有类别可言的,它关乎人生。这是唯一的出发点,再没有比这个更基础的了。戏剧就是人生。”
在我看来,整本书都在诠释一句话,也就是开篇的。一部戏剧作品,包含了文本,导演,演员,场景,观众,服化道,音乐,灯光等等元素。而这些元素既可以浓缩,也可以扩散发展。可以是随处的一处空间,然后1个人。也可以是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精致的服装道具,下面坐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它既可以是非洲村庄的一则祭祀舞蹈,也可以是一处沙滩上的人们,而观众隐藏在周围。
“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
这是一句非常非常抽象的概念。
这也是彼得布鲁克理论复杂且精要的地方。
以生命力为核心而产生的戏剧结构,是“活着”的。布鲁克引述了在一落后村庄看到的“Ta'azieh”形式的戏剧。类似于古代的宗教祈祷,他们的展演形式非常简单,没有什么华丽的服装道具,只是朴实无华的吟唱,反复的重复的把一个段落展示,观众被打动。
乐师坐在树下不断在鼓上打击出节奏,一个村民踏进那个圆圈,脚上穿着胶靴,脸上神采飞扬,肩上披着一条很长的鲜绿色布条,这种颜色代表肥沃的土壤。……好人和坏人都上场了,人人都知道门徒会踏上旅途,人人也都知道他会被杀死,但一开始看上去他好像有可能逃过这一劫。殉道者好人明白怎么样的命运会等待着自己,孩子们一次次的追上去,激烈地扑倒在地上抓住父亲的脚,一次次唱起同样离别的歌。
这是一个真正的现象,就是戏剧性再现。一个很久远的历史事件——12门徒的故事再现了。过去并不是在被描绘出来,也不是被图解,在这里事件消失了。整个村子在这里直接地参与着那位几千年前的历史人物的真实死亡。文字的东西读过很多次了,只有戏剧形式才能奇妙地把它变成村民的一部分。
只要没人在那里装模作样就行,也不要有什么虚假的完美主义。需要找到内在的真实共鸣,这不是有意识的去准备的理性态度,从她们的声音中就能听明白这是一个传统之圈,听到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传递。
但,这样的展示,通过内在的真实共鸣的展示方式需要一种生活方式去支撑,一种以宗教为根本的存在,那种宗教中的信念,价值观在村民这里是实实在在的信念。信念来自于他们的内在共鸣。
这样具备生命力的戏剧,也是布鲁克提出的活的戏剧。
文本,导演,演员,场景,观众,服化道,音乐,灯光等等元素都是围绕这个生命力而作出的努力,合上书本,回想起自己排练时的场景,感觉到,在中国,这样的工作方法/创作形式,其实还挺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