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位宿管阿姨火了,还上了微博热搜。
去年,浙江万里学院的宿管阿姨裘益君看到一位同学连续几天都很沮丧,原来是这位同学考会计证差一分没有通过。
性格爽朗的裘阿姨当即表示,“不要灰心,阿姨陪你一起考!”
于是,只有初中毕业、年近50的裘阿姨戴起老花镜,利用半年的业余时间,跟着同学一起看书、刷题、上网课。
一段时间下来,她的手机里存了几百张网课截图笔记,最近一次性通过了考试,拿到了会计证。
这条热搜目前已经获得了20多万点赞,以及7千多条评论,不少网友一致称赞裘阿姨太厉害了,是位硬核阿姨。
初中学历、年近50、一次性通过考试,相信正是这些巨大的反差,让很多人对裘阿姨由衷的佩服。
其实,在这位硬核的“学霸”宿管阿姨身上,还隐藏着更多的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硬核,就是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很多人都对阿迪达斯和耐克的这两句广告语印象深刻:
Impossible is nothing (一切皆有可能)
Just do it!(干就完了)
硬核的人生,就是敢于去做,让一切皆有可能。
相信裘阿姨在说出:“阿姨陪你一起考”这句话时,心里并没有什么担心与纠结。
不就是一个证吗?好好学习,去考就是了。
至于是不是考的过,那不是现在需要担心的,不试试看,怎么会知道结果?
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仅充满了活力,还有大把的时间,年轻就是最好的资本,让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然而,不少人到了中年,早已经被生活干的服服帖帖,做事顾虑重重,失去了去尝试的冲动和挑战的信心。
他们如果到了裘阿姨这样的年年龄,做着裘阿姨这样的工作,估计就只剩下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了。
国庆前上映的大片《夺冠》,让人们为中国女排的精神感动,却很少有人注意,郎平在第二次出任女排主教练时,年龄比这位裘阿姨还大,在2019年率领女排夺取世界杯冠军时,郎平已经59岁了。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逆流而上的钟南山院士,今年已经84岁了,如今依然活跃在领导抗疫的第一线。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2020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网红李子柒,只是小学毕业,一样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田园生活视频。
13岁的独臂男孩张家城,依靠着对篮球的热爱,硬是练出了一身精湛的球技吗,让NBA球星库里都为他留意点赞:“这个孩子是谁?帮我找到他!坚持做你自己,并且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不行。”
今年非常火的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也让那些已经三四十岁,甚至五十岁的姐姐们,一样有机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再次征服了观众。
原来,在我们的内心中,给自己设置了如此多的限制,才让我们总是惊叹和羡慕别人的硬核。
76岁才学习画画的摩西奶奶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只要你想开始,年龄,学历,性别,身体缺陷都不能成为阻挡你前进的借口。
不设限的人生,才能让你有机会去乘风破浪。
二、撑起硬核,还需要高度的自律
不少人觉得硬核就是体现在“去做”,过份看重“做”,认为只要做了,就是人生不留遗憾。
的确,去做固然重要,但是让人们觉得你硬核的,最终还是结果。
硬核,不仅是勇于尝试和挑战,更重要的是达到目的,把事情“做成”。
想要做成一件事,往往需要高度的自律。
裘阿姨为了考试,在手机里存了几百张网课截图笔记,正是高效,有目的的学习和复习,才能让一个零基础的宿管阿姨在半年内一次性通过考试,同时还没有耽误日常的工作。
这也说明她具有非常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而自律的本质是自我管理,硬核的人生,往往伴随着高度的自律。
在今年的疫情期间,有位减肥的小伙子也让千万网友为他的自律点赞。
这位叫崔鹤的27岁小伙子,做了5年厨师,体重从100多斤猛长到320斤,由于过度肥胖他来到沈阳一家训练营减肥。
今年大年初二训练营因疫情暂时关闭,崔鹤申请留下守营独自训练,作为营里唯一的留守人员,他每天要担负起水电安全、卫生以及营里的防火防盗。
其他时间他便独自一人去训练营自行训练。训练了3个多月,成功减掉150斤,让教练们都惊呆了。
崔鹤和裘阿姨一样,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自律,这才达成了让旁人惊叹的成就。
《意志力》一书说:“最主要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核心都在于缺乏自我控制。”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往往被各种外界的诱惑切割的七零八落,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
因此,要达成目标,让别人觉得你很硬核,更需要高度的自律,去管理自我。
三、与你同行,就是最硬核的激励
这世上,宿管阿姨千千万万,看到没通过考试的学生更是数不清。
相信很多宿管阿姨看到学生因为没通过考试难过,可能给以的更多只是语言上的安慰。
陪你一起考,不要说的宿管阿姨了,就是很多学生的家长,也一样做不到。
指责别人很容易,安慰别人也很容易,可是要与你同行,就非常不容易。
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也发生了一件让人感动的陪考事件。
西南医科大学护士长白永旗的女儿露露在2013年考入西南医科大学儿科学专业,在2017和2018年两次参加考研,但都遗憾的考研失败。
作为母亲,白永旗感觉女儿需要得到鼓励,于是已经50岁的她选择做一名陪考妈妈和女儿一起考研。
作为医院儿科护士长,白永旗平时工作非常繁忙,为了工作学习两不误,她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无法完成当天的复习任务,第二天必须补上。
终于在2019年第三次考研的时候,母女两人都被西南医科大学录取,妈妈考入西南医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女儿考入西南医科大学儿科学专业。
有网友留言说:言传不如身教,这样的“陪考”是妈妈在以实际行动激励女儿。
与你同行,这样的激励,实在是太珍贵,太硬核了。
写在最后:
这个社会,每个人的出生,生活经历千差万别。
我们总觉得有些人比我们条件更好,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于是,总觉得很多事情,自己是做不到的。
一旦有什么念头,往往自己第一个先喊出来:我不可以!
这位宿管裘阿姨,用自己的行动给很多人上了真实的一课。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可以。
年龄,学历,性别,身体缺陷都不是我们的借口。硬核的人生,是每个人都可以去追求的。
硬核,是追求,是态度,也可以是关爱和激励。
这样的硬核,就是裘阿姨带给我们最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