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书集微信公众号ID:duanshu300
解说词: 罗伯斯庇尔说:“路易必须死,因为共和必须生!”
这是来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句话。当然这句话的背后就是一个人必须死,这个人所背负的皇权也必须死。一个时代不彻底结束,另一个时代就不能开启。
再次重温林觉民的《与妻书》,这封书信确信应该是1911年4月24日(即黄花岗起义三天前)夜晚,林觉民在香港临海的一处居所中所写: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如果通篇细读此文,除了一个“死”字九转迂回之外,还有一个“悲”。这个“悲”字更多来自林觉民。对于林觉民而言,除了如此办法,更无他法。如此决绝之法,除了林觉民,还有其他人。例如陈天华。
更多心中持有决绝之念的人我们现在无从得知。不过在1911年4月27日夜晚中前后赴死的人当中,有此念者绝非林觉民一人。
无法得知这封信的收信人陈意映在收到此信后是如何情状,我们只知道陈意映彼时随林家人躲避在福建乡下时,在黄花岗事件一个月后某个夜晚,门缝中被塞入两封信,一封是林觉民致父亲大人的,一封就是与妻书。陈意映在两个月后诞下遗腹子,一年后抑郁而终,时年22岁。
林觉民生在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十三岁应父命应考童生,却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随手扬长而去。1902年林觉民考入福州全闽大学堂文科学习,毕业后赴东洋日本留学。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归来,随后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捕就义,时年24岁。
福建林家自林觉民出事后,将所居祖宅售卖。买方之人名为谢銮恩,谢后来有一个孙女名为谢冰心。林觉民还有一堂哥名为林长民,后在民国政府任职。林长民有一女,即为林觉民侄女辈,该女名为林徽因。
这些都是后话了。
后来鲁迅先生这样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在这篇与妻书中,我所感受到是林觉民的决绝。所谓“慷概赴死”说的就是这样的吧!我不知道林觉民是否知悉法国大革命,而随“革命”而来的决绝有时真的一模一样。
纵观林觉民此书,还有“不忍”多处,皆是紧要处。所以此封书信,绝不是启首“意映卿卿如晤”那般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