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作铁简直“疯了”!在亲戚家长辈那隆重的 90 大寿宴席上,本应是充满温馨与敬意的场合,却硬生生地被他变成了个人的表演场。
几杯白酒下肚,他便忘乎所以,开始毫无顾忌地吟诗作对。那神情,那姿态,仿佛自己是站在世界之巅、无所不能的巨人。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所谓“丰功伟绩”,把自己表述成为一个拥有着巨大能量、能够改天换地的非凡之人。
然而,在他那狂妄的“皮袍”之下,隐藏的竟然是一辈子积累下的深深的自卑与无能。
这种狂妄绝非仅仅局限于那顿宴席之上,在家庭之中的叶作铁,仿佛彻底变成了一个令人畏惧的“暴君”。
在家中的每一个日常时刻,妻子程敏被严禁说出哪怕一句他不爱听的话。程敏稍有不慎,哪怕只是一句无心之言,都可能会引发叶作铁的雷霆之怒。而儿子叶凡的处境同样艰难,他也不能表达任何可能触怒叶作铁的观点。
然而,叶作铁究竟想听什么样的话,这对于家人来说,简直如同一个无解的谜团。谁也无法准确地揣摩出他的心思,谁也不知道究竟怎样的话语才能避免引发他的怒火。
家庭中大大小小的争吵和冲突不断上演。叶凡和妻子高雯在面对叶作铁的蛮横时,只能默默地选择接受。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和痛苦,却又无处诉说。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叶凡和高雯相对而坐,摇头叹息,只能将这一切归结为或许是自己父亲的“老年逆反期”吧?
直到有那么一天,叶凡和高雯开始逐渐意识到父亲的危险性。那原本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家庭聚餐时刻,席间大家随意地交谈着,氛围看似轻松和谐。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一句极为普通的对话,不知怎的,竟然又深深地触动到了叶作铁那颗深藏在狂妄表象之下极度自卑的心。
就在那一瞬间,毫无预兆地,叶作铁的脸色骤变,愤怒瞬间占据了他的整个面庞。他猛地抄起身旁的一个暖水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力量,将其狠狠地朝叶凡的太阳穴掷去。
那个暖水瓶犹如一颗出膛的子弹,带着无尽的愤怒和失控的情绪,飞速射向叶凡。叶凡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躲闪的动作,甚至连一丝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只听得“砰”的一声闷响,叶凡应声倒地。他的身体重重地砸在地上,周围的餐具被震得叮当作响,一片狼藉。
在这件事发生之后,叶凡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除了每个月依旧要按时偿还那几千块钱的贷款,他就再也没有踏入过那间新买的楼房一步。那曾经承载着家庭温暖与希望的房子,如今在他心中却成了痛苦与恐惧的象征。
家庭的不稳定,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给叶凡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从小到大,叶凡一直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从苦难中英勇走出的英雄人物。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曾是那个坚强、勇敢、为家庭遮风挡雨的顶梁柱。然而,此刻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让他无法将那个曾经的英雄形象与如今的暴力和无能联系在一起,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根本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这种精神内耗所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在一次激烈的职场斗争之后,叶凡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在一个十人的部门成功转到集团总部上班后,叶凡本以为是新的开始,却未曾料到自己开始遭受无情的排挤。此时,他才如梦初醒,察觉到先前磊哥对自己的好并非真心实意,而是想借此建立自己的小团体。而那时处于劣势的九日,实际上一直想要破坏磊哥的小团体,所以故意离间了叶凡。
转到集团总部后,妮妮在公共场合对叶凡那难听的骂声,实际上是九日小团体利用她对叶凡发起的一场精心策划的“代理人战争”。
在那一年的九月,时光的指针悄然划过,季节的更替带来了些许凉意。就在这个时候,大姑丛玲玲挺身而出,以中间人的身份,试图为叶作铁父子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进行调停。
丛玲玲深知此事的棘手与复杂,她不辞辛劳,往返于双方之间,倾听着各自的委屈与诉求。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协商与权衡,最终达成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那便是叶作铁、程敏和儿子儿媳交换住所。叶作铁搬离了原来的居所,住进了内海大学的教师公寓。那里的环境清幽,学术氛围浓厚,或许能为他那颗躁动的心带来一丝宁静。而叶凡则带着妻子住进了那崭新的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篇章。
在那些年里,众多的同事都因成功购置到崭新的居所而满心欢喜、心情愉悦。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逢人便分享着新居带来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然而,此时刚刚搬到新家的叶凡,却显得与众人截然不同,格外平常。这种平常并非源自于对新居的无感,而是深深扎根于他内心的迷茫。
对于性情大变的父亲,叶凡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不确定。曾经那个在他心中高大、可靠的父亲形象,如今已变得支离破碎、难以捉摸。他不知道父亲为何会变成这样,也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否还会继续加剧,更不知道该如何去修复与父亲之间那道已然出现裂痕的关系。
而在工作方面,曾经在公司里春风得意、处于主力位置的他,忽然之间变成了被小团体排挤在外的孤立之人。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挫败。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质疑自己的价值,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是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在那一年,内海市的自然环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肆意摆弄,也如同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一般,开始变得诡谲异常。
整整几个月的时间,内海市被连绵不绝的暴雨所笼罩。那雨势,犹如天河决堤,倾盆而下,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街道变成了河流,车辆在水中艰难前行,房屋被雨水浸泡,人们的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
紧接着,更为严峻的情况出现了,海水倒灌而来。汹涌的海水冲破防线,涌入城市,与暴雨积水相互交融,使得内海市瞬间成为了一片泽国。财物的损失、基础设施的破坏,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在水退之后的几个月里,情况还算平常。但这种平常,是经历了巨大灾难后的暂时宁静,人们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在那之后,群里一向活跃的高中同学张涛开始兴致勃勃地嚷嚷着要组织聚会。一时间,群里变得热闹非凡,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最终定下了一个春节之后的日子。每个人都满怀期待,想象着久别重逢的欢乐场景。
然而,谁能想到,那年春节后的聚会被无限期地搁置了。就在春节放假的最后一天,实也集团办公室突然打来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严肃而急切,传达的内容竟是:时下传染病泛滥,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要求全体员工暂时在家中办公。
叶凡接到这个电话后,起初并没有多想,心里只是简单地盘算着,也就是再多放几天假罢了。他甚至还带着一丝窃喜,觉得可以趁机好好休息一番。但每次当他觉得快要去上班的时候,公司就会又打来电话延迟上班时间。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久而久之,叶凡也逐渐从这频繁的通知中深刻地了解到这次传染病肆虐的危险程度。
原本期待的同学聚会被耽搁了,这无疑让人感到遗憾。但叶凡转念一想,时间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这次“在家办公”对于他来讲,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再也不用去面对那些严酷的职场斗争,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地提防着各种明枪暗箭。他可以静下心来,在家里做一些真正对自己未来有益的事情,好好为自己的未来做一番打算。
他首先在脑海中浮现出的一件事便是写作,这是他从 20 年前便怀揣于心的梦想,宛如一颗深埋在心底的种子,早在他只有一支钢笔和一叠稿纸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刚回国那时,他满怀激情与憧憬,就如同怀揣着一团炽热的火焰,想要把那些在异国他乡的留学见闻写成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他夜以继日地构思,奋笔疾书,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事与愿违,以失败告终。
接着,在与涟漪交往的那几年里,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的甜蜜与苦涩,欢笑与泪水。分手后,那些刻骨铭心的情感和复杂交织的种种遭遇,再次点燃了他创作的欲望。他渴望将这段恋爱中的点点滴滴化作文字,编织成一个动人的小说,可命运似乎再次和他开了个玩笑,他又失败了。
之后,他并未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新的创作之中,可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又失败,再失败……如此循环往复,叶凡就如同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怪圈,从来没写出过一个完整的、能够令自己满意的故事。
如今再次尝试写作,那写作的工具已然从过去的一支钢笔和一叠稿纸变成了一台功能强大、科技感十足的电脑。然而,尽管工具变得先进了,叶凡却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选题来。他坐在电脑前,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焦虑与迷茫,大脑如同陷入了一片混沌,思绪杂乱无章。
就在他苦苦思考之时,立在身后的那支旧木箱子的盖子竟然毫无征兆地掉落了。瞬间,尘封在里面的书本笔记、聘书证件如同被解放的精灵,呼啦一下倾泻而出。
这个旧木箱是搬家那天最后一个被搬上车的。当初,它原本是要被无情地扔掉的,毕竟它看上去破旧不堪,似乎已没有了留存的价值。但在叶凡的坚决坚持下,还是被小心翼翼地运到了新家。
那个箱子颇具历史韵味,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大概是箱盖上的铜栓因年久锈蚀,承受不住重力而导致了箱盖的脱落。但在此时叶凡的心里,却更愿意相信是某种特殊的、无法言喻的力量把它打开的。因为这支箱子意义非凡,它正是爷爷叶震鹏少年时为了来内海闯荡而提来的箱子。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年华后,那箱子里几乎装满了爷爷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此时,爷爷当年趟风冒雪提着箱子在内海北站下车的情景,犹如一部生动鲜活的投影,无比清晰地展现在叶凡的脑海里。那画面是如此的逼真,仿佛时光倒流,他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寒风凛冽,雪花纷飞。
写!叶凡的内心发出了坚定的呼喊。他决定根据箱子里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纸张,那些泛黄的、充满褶皱的纸张,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根据自己过去从长辈口中听到过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那些饱含着酸甜苦辣的回忆;根据父亲曾经讲述的一些亲身经历,那些或激昂或沉重的过往。以爷爷来内海闯荡为主线,去写一本完整的家庭故事,去勾勒出家族的兴衰起伏,去描绘出几代人的奋斗与坚持。
动笔!叶凡的内心笃定无比,他毫不犹豫地开始敲击着键盘。清脆的敲击声在房间里回荡,仿佛是他内心激情的回响。“1942 年隆冬的一个下午,滨海市(内海市)北站,一声长笛声传来,一列蒸汽火车缓缓进站。一个身着长衫,手提木箱的人踉跄着从车厢中走出来……”叶凡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构筑的这个充满情感与历史的空间里,不断地敲打着键盘,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思绪在时光中穿梭。
他写爷爷初来乍到的艰辛与勇敢,写父亲在时代浪潮中的拼搏与坚持。时光在他的敲击声中悄然流逝,五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他完成了 20 万字,整整 101 章。这是他第一次克服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拖延症,第一次如此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写出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家庭故事。
“我写完了。”叶凡缓缓合上笔记本电脑,他的表面看似沉着冷静,但内心实则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一般难以平静,声音略带颤抖地对高雯说道。
“写完了?”高雯满脸惊讶,将信将疑地问道。
“对!我写完了,整整 20 万字,101 章。”叶凡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声音不自觉地提高,再次激动地重复着。“给小说起个名字吧?是叫《叶震鹏》好,还是叫《三姓家奴》,或者是……”叶凡目光中充满期待,急切地抛出一连串的疑问。
“故事是以爷爷为主线,后面写的关于父亲的故事实际上也是根据这个主线衍生出来的,我觉得叫别的不好,小说的名字叫《叶振鹏》比较好。”高雯认真思考后,条理清晰地回答道。
“但是直接把小说名取成一个人名好吗?”叶凡眉头微蹙,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问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这个命名方式的不确定和疑虑,仿佛在寻求一个更具说服力的答案。
“《叶震鹏》,这个名字倒不是不可以。”高雯轻轻点了点头,她的目光中透着认真和思索,接着说道,“不过这个名字确实相对直白和简单。”
“还有没有更恰当的?”叶凡急切地追问,他的脸上写满了对完美书名的渴望,希望能找到一个更能准确传达小说内涵的名字。
高雯思索了一会儿,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随后,她轻声地说了一句,“不如,简简单单的就叫《我的爷爷》。”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仿佛这个名字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晶。
“好!就叫《我的爷爷》”叶凡兴奋地喊了出来,他的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笑容,眼神中闪烁着对这个名字的满意和认可。
作者:赵同
斜杠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笔下有余,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怕折腾,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