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吗?用工模式转变下人才发展的转变

“我的父亲一生做1份工作,我一生要做7份工作,我的孩子也许要同时做7份工作”

今天跟大家聊的主题是:用工模式转变下的人才发展的改变。

相关数据表明,日本有42%的人是灵活用工,英国、德国和美国的灵活用工市场渗透率分别式35%、40%和32%,主要群体为设计师、程序员、咨询师等。而我国目前仅有3%~5%的人是灵活用工,主要群体为滴滴司机、快递员和外卖员等。

所谓的灵活用工主要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自主协商,用工条件自由组合。灵活用工模式主要包括非全用工、劳务外包、劳务派造、承揽等。详见图片介绍。

对比欧美国家,我国灵活用工市场前景广阔,未来5-10年市场规模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

灵活用功类型


(以上数据和图片均来自于前瞻经济学人网站)

因此,我们的一生换几份工作,或者换2~3个城市生活,都是很靠谱的事情。我们的孩子甚至可能会以项目制的方式在不同的公司打工,也有可能诞生更多灵活的自由职业者。

所以就有了开头的那个段子:“我的父亲一生做1份工作,我一生要做7份工作,我的孩子也许要同时做7份工作”。

这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那用工模式逐渐从传统的劳务关系向灵活用工转变,人才的发展也随之由T型人才向Π型人才转变,甚至向非型人才发展

T型人才:通用素质好,专业技能扎得很深。

Π型人才:除了通用素质、专业能力很强之外,还有热情技能(一撇)。

非型人才:除了通用素质很强之外,专业能力和热情技能都能够深耕,并且能力可以进行多领域迁移。

企业用工模式的转变,也意味着T型人才的打法是十分危险的,T就像一个钉子,死死地、专一地扎在某个行业或者技能。

Π型人才的发展是必然的。除了必备的技能之外,还要有热情技能。热爱的技能能让你充满热情、无时无刻都能够自主打磨的技能。一风口到了,发展起来的都是不断打磨、并且深爱的某项技能。

当然,当热情技能打磨到专业程度,就可以往非型人才发展,两只脚稳稳地走路,并且能够跨行业、跨领域地迁移技能。

所以,最稳定的反而不是时代风口,也不是专业技能,而是你的热情和持久性。

你觉得你是哪种人才呢?

未来又计划怎么做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