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社会上如何评价看待甚至质疑“双减”,但事实就是孩子们喜欢接纳。
可能是初中比小学更有意义吧,反正儿子及他的同学朋友们对初中的生活学习充了认真和快乐。至少目前一直都是信心满满动力十足。
“妈妈,初中真的比小学有意思。而且整体老师也比小学好得多。” 儿子不止一次这样感触。不过,这里也有着我一直在小学保护他的学习兴趣的原因,所以他对学习每一门课程都信心满满,至少没有厌恶。
“妈妈,现在老师布置作业确实少了很多,这样反而我们更想学了,也学的有劲了。不像以前在小学样讨厌上学及怕没完没了的作业。”
现在社会上又流行一种说法,说双减减的是不用功的孩子。不是减了压力而是更增加了压力。因为你要和那么多人竞赛,否则你只能上职高。包括老师开家长会也是这样观点。
也许没错。确实是这样,初中三年就是决定一个孩子的关键门槛。普高还是职高意义绝对不一样。而我也把这样的关键点灌输给儿子。之后让他自己选择自己做派。
不过,我对初中三年定结论有着一种疑惑:如果初中成绩一般,尤其诸多成熟晚贪玩的男孩真正懂得学习或者后劲到了高中年龄才发挥该怎样呢?那么这样是否就意味着考不上普高就毁了一个孩子的前途呢?
尽管我和诸多家长看待一样不歧视甚至认为职高一样可以干事业或者出人才。一样选择余地很大,不过是一种分工不同而已。
其实,政策只是政策,做法依旧在人的灵活,至少不能死搬硬套。可叹,生活中有诸多事情做法多少都是死搬硬套的。
一天路遇一原单位的同事,她的小孙女上幼儿园大班,按说孙女上幼儿园她该清闲了吧。但她更加忙碌,必须每天提前打探幼儿园午饭是什么,之后根据幼儿园的饭菜做的基本一模一样给孙女送到幼儿园。
他们家是回民,这里回民很少,幼儿园不可能专门另开一个灶。而孩子又必须得和小朋友们吃的一样才行。否则“特殊”了孩子有会心理反应,其他孩子也会有看待。
我说,她再辛苦一年,孩子上小学就好了。“不行。听说咱们这的小学马上也实行不让中午回家了。在学校吃饭。到时还得做午饭送到学校。”
我惊,说不可能吧。那样做太死板了吧。家都在附近。除了个别父母上班家里没人不能给孩子做饭的,应该没必要这样吧。或者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方合适吧。
同事说,是的,太死板了。小学生中午不回家是针对大城市那些离家远或者父母工作远和不方便照顾孩子的家庭,可咱们这里根本没必要这样。除了一小部分,哪家家里没人。这么做太死板了。
其实,双减减的应该是不合理的做派行为。如之前过度多的作业。尤其那些没什么意义和效益浪费孩子们时间精力的作业。以及过度的过多的且没有实际意义的补习班才艺班。减的是孩子们的过度劳累及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的问题。减的是学校施加给家长的压力和负担。
一句话,减的是几年来被社会局势扭曲的各种不合理的做派。
但诸多人把双减扭曲了。很有着一种“不左就右”的机械。诸多人认为双减会影响考学的成效。于是有了诸多说辞。如什么双减其实更加重了学习的压力和竞争力。因为双减减的是不用功的孩子,是真正的劣汰择优。
更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各种家们出来大放厥词说,那些沾沾自喜认为作业少了孩子减负了的家长不要盲目自信庆幸。
可能也是这样,诸多地方学校依旧是双减之前的做派。昨天在微信号视频还是头条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女孩崩溃地打电话给爸爸哭诉学习的苦不堪言——诸多的作业尤其无用功的抄写背诵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尤其睡眠时间。
大致意思说晚上放学九点多了,回家吃吃饭洗漱完做完作业十一点甚至更晚了,而早上六点半就得到学校。如果完不成抄写背诵还会加倍惩罚。如此这般成了死循环状态。而早自习就打瞌睡成了必有。一句话,天天太累天天睡不醒。
不知道这是哪个地方的学校。反正儿子就学的学校自从双减后做得很好。尽管可能依旧有个别老师作业布置的不合理,但总体是不错的。
这一点儿子深有感触。尤其对比他们升初一正好赶上双减。那种改革后的学习生活他们这一批学生很是欣喜。“我们太幸运了”。
虽然也会有老师布置一些不合理的作业。如儿子说的,没办法,不管哪里依旧还是针对考试的做派。什么时候如果不仅仅只是为了应对考试,也许学习成效会更好。小孩们也会喜欢上学喜欢学习。
儿子又说,他们学校如今真的在这么做,各种副课一天天多了起来。所以相比以前,他们都比较喜欢上学了。
其实,真正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或者方式应该是轻松的愉悦的理解接纳,反正不是没完没了的作业。更不是一些老师那种动不动个人风格做派的让学生做无用功的抄写背诵。
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培养真正的人才,身心皆健康的人才,而不是考试的机器。真正做到教学育人,孩子们可以快乐地学习,各尽其长或者自由选择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
如果说双减减的是孩子们的压力及家长的压力的话,实际应该减的是那些不合理的不规范的教学方式及做派;是还归科学的合适的有价值的教学方法;是孩子们对学习充了愉悦的轻松的接纳心理;是孩子们喜欢上学的快乐。
我想,这样才是双减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而双减的好坏孩子们最有发言权。恰如一个老师好不好孩子们最有发言权一样道理。有说: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同样,学生们喜欢的学习方式才是好的合理的出成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