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认为“坚持21天养成一个习惯”。
这里其实有一个隐含假设,即这个习惯是好的,需要对抗的,不然就不需要刻意的去养成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习惯都需要21天,21天也不一定能养成习惯。
一个坏习惯比如熬夜、不吃早饭、过分刷手机、过度玩游戏,这些基本不需要刻意养成,很自然很短的时间就养成了,然后一般可以“坚持”很久;
但读书、写东西、多运动等等这些好习惯却非常难形成,相信很多朋友都尝试做过某件有益的事情,可能有些也坚持过21天,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到这里,我们发现,传统的21天习惯养成这个方法可能并没那么有效。
那么,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培养一个好习惯呢?
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个习惯养成三角模型,这个模型看起来非常简单,如下图所示,我认为只需要有一个动机和一个系统就可以,系统包含:开始行动、长期执行、正向反馈三部分。
一、一个内在动机
动机是指激发或者维持我们去行动,并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内部驱力。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但要真正开始养成习惯,单有动机还不够,还需要这个动机足够强且持续。
动机强度受外界的刺激和自身两部分影响。
可能是看到别人因为某件事做得好,或者受到某些失败影响,就从外界刺激,给你足够强的动机去作改变;
也可能是你希望自己变得足够好,向外界证明自己,或者有某些足够明确的期望和目标,然后拥有获得足够强的动机。
二、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包含“开始行动、长期执行、反馈机制”三个要素,它们共同搭建一个习惯增强回路。
1、开始行动
如果一件事情只存在于你的脑袋里,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习惯的。
因为你需要跨出关键的一步:开始去做!
具体如何开始做某件事?
一种是动机发展的足够强,达到临界值,内部激励自己开始行动,比如你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多存一些钱,但经常会月光,在又一次的冲动消费,月光甚至负债的情况下,你决定开始管控自己的支出,每日记账;
另一种就是在动机的加持,受到某种外界的刺激,触动你开始行动,比如,你一直想养成写作的习惯,但一直没有开始动笔,直到某天突然发现一个写作训练营,感觉还可以,就报名参加了,在规则的约束下,你开始写出第一篇文章。
我们常说的微习惯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帮助迈出第一步的方法,就是把一个习惯拆解简化,降低行动难度的方法,帮助减少心理负担,进而开始行动起来。
2、长期执行
开始做了,只是第一步,不代表可以一直做下去,真正形成一个习惯还需要做到长期的去执行。
这里的长期执行其实就是“21天养成一个习惯”说的这部分,不过这个时间可能不局限21天,而是不断的去做这件事,直到形成你日常的一部分。
比如我现在坚持做的:
混沌大学每周听一节课,做一篇练习,从2017年11月开始至今基本没有中断过;
每周至少一篇文章,最多时连续日更过145天;
每周至少读一本书,视情况写读后笔记,从今年9月开始至今,基本是完成的。
3、正向反馈
正向反馈是保证你能够长期做下去,并且真正成为一个习惯的关键。
即使你开始做某件事,并且做了很久,如果单凭意志去坚持,是很难的;
你身体的小恶魔可能会不断的在潜意识里影响你,逐渐的给你放弃的理由。
然后,某一天你放弃了,想再捡起来就难了。
拿我写文章的例子,在连续写了145天之后,有一天实在写不出东西就放弃了,然后就莫名其妙的中断了接近两个月。
想要长期的去做,最好的就是能够不断的获得正向的反馈。
这个反馈可以是你给自己的阶段性奖励,可以是别人的赞赏,可以是获得外部金钱上的奖励等等。
总之,这个正向反馈需要根据不同习惯去寻找搭建,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也需要根据情况去探索。
以我自己的写作习惯养成来说:
首先,我加入了好几个写作的群体,有监督性质的、有互相关注点评的,这些群体使得我的文章得以被看见,有时会受到支持和鼓励,这是正向反馈;
然后,我写的文章会鼓励大家多多评论互动,这样收到不同的评论,对我来说无论是批评还是认同,都代表了我被关注,这就是正向的反馈;
最后,有时也会进行投稿,被录用代表者认可和荣誉,有时也会有金钱物质奖励,这也是正向反馈。
这样,正反馈会不断回流增强整个系统,抵抗破环的能力大大增强。
四、总结
总结一下,这个模型就是拥有足够的动机,然后搭建一个“开始行动、长期执行、反馈机制”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不断循环的,每次的正反馈会增强动机,并刺激继续做下去,直到形成真正的身体习惯。
当然,如果你足够强大,自律意识足够强,以上都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