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节课上,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当被提问到的学生刚刚开始回答问题的时候,所有其余的学生就各干各的事情了;对回答进行思考的,顶对也不过是少数几个有可能被提问的学生……这样的现象,让我不得不思考,该不该找学生回答问题?如何做才能够让全班学生都能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如何才能够让其余学生思考被问到学生的回复呢?……一切的一切,都归跟到
核心问题:如何让学生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并且教师能够精准掌握每一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教育是复杂的,但也有一定的重复性。早在苏联时期,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已经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并且探索出了一条解决之路——草稿本。例如:教师想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情况,则可以布置一道题:说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此时,全班学生都要把题目抄到草稿本上并独立作答。在这里,请注意苏氏并没有请学生到黑板上做题,而是已经用草稿本代替了黑板。
那使用草稿纸有什么独特的优点吗?
首先,老师可以清楚地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已经会的就不必重复高声强调,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可以及时叫停,及时挽救;对于不会不懂得可以针对性的辅导补救;对于某一个或几个学生可以追问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以了解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
其次,每一位学生都在独立思考、独立作答。我还记得,自己儿时上学时,每次老师找人回答问题,尤其是上黑板板书时,我内心都是惶恐不安的,当庆幸躲过一劫,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用草稿本取代黑板,显然就不会重现这一心灵恐惧,最重要的是每一位学生都在独立思考、独立作答。
最后,苏氏认为使用草稿本能够把检查知识变成知识的积极运用。原文是这样表达的:这种检查法能训练学生压缩地、经济地表达思想,防止死记硬背。那种拼命死记硬背的学生,永远也不能学会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抓不住要点。我们的检查方法则能训练学生在阅读和记诵的同时进行思考。我在这部分提取的关键词是思考——在《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一书中指出,人的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用来避免思考的。苏氏在此处认为草稿本可以把检查知识变成知识的积极运用,我想这里的关键点就在于“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而这思考的本质含义就是知识的运用——此时,知识不再是冰冷冷的知识,而是活的,能够被思考、被运用的。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核心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办法。可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就不要找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板书了吗?学生的发言或板书就没有什么作业了吗?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导师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形成班级集体共同的学习经验。
我们都发现在许多课堂上,学生站起来发言,是说给老师听的,而且仅仅是说给老师听的,学生很难从同伴的发言中去学习、去获得新的经验。那为什么还要让学生站起发言呢?或者说,学生发言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什么作用呢?王荣生教授认为:老师请一位同学起来,实际上是请了一个教学帮手——原来是老师一个人在从事教的活动,现在请了一个帮手,老师和这位同学一起形成了一个教的关系——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是说给全班听的。例如:关于正方形特征的讨论,尽管请一位学生最终没有达到教师希望学生理解的哪种水平,但是请的这位学生为课堂教学做出了贡献——正是从这位学生与老师的对话过程中,其他学生受到了启发,形成了新的理解、新的认识。
也就是说,班级的课堂教学,一个老师不是面对四十几个、五十几个散乱的学生,而是面对四十几个、五十几个学生所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与班级集体发生着交往与对话。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从学生学习的结果的角度来看,班级的课堂就是要形成学生共同的学习经验。
但是,这里又存在着几个问题:a.一位学生的发言,能够代表全班学生吗?b.当一位学生发言达到教师希望理解的那种水平之后怎么办,继续推进教学还是教师重复巩固或者别的?c.一位学生的发言并没有给其他学生受到启发,如此处理?d.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很难从同伴发言中去学习、去获取经验,这个是需要教师专门培养?还是构建“润泽教室”?可是,当名师执教这个班级时,你会发现,这个班级突然有了“班级集体共同学习的经验”……
我想,班级是否能够形成班集体共同学习经验取决于教师,学生还是那些学生,但教师绝不是那个教师。其实,有时候自己上课偶尔也会形成班级集体共同学习经验,只不过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那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