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黄帝内经》有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其大意是: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果实成熟、平定收敛的季节。此时,天气渐转凉燥而风劲急,大地呈现清明爽朗。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和鸡的作息活动保持一致,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气候对身心的影响。要收敛自己的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要使神志外驰,从而使肺气保持清爽。这便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秋收之气,就会伤及肺脏,使得提供给冬天潜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天就可能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病。
根据专家的说法,秋季还有几种疾病易发,要特别注意。
一是呼吸系统疾病。秋燥伤肺,外邪易侵,易发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哮喘和支气管炎等。
二是心脑血管疾病。昼夜温差大,易触发“血压风暴”, 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
三是消化系统疾病。秋季是脾胃脆弱期,易发感染性腹泻病、功能性胃肠病,腹胀、便秘、慢性胃炎等易复发。
四是皮肤疾病。秋季燥邪袭表。易得乏脂性湿疹、瘙痒、手足皲裂银屑病等易复发。
五是骨关节病。入秋后寒湿凝滞经络。老年人和既往关节损伤者、类风湿患者易发。
六是情绪疾病。自古就有悲秋综合征之说,秋季相对光照减少,血清素分泌下降️,秋燥耗伤津液,心肝阴血不足情志易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