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说丨《至乐》章四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庄子之楚,见空髑(dú)髅(lóu),髐(xiāo)然1有形,撽(qiào)以马捶2,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

庄子曰:“然。”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

髑髅深矉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注:

1髐然:空枯的样子。

2马捶:马鞭。

解:

本章借髑髅晓“死”之至乐。

髑髅是骷髅的头盖骨部分,喻死人。文本开头,庄子列出自己能想到的不同死法,有贪生致死,有斧钺砍杀致死,有不为善事惭愧致死,有冻死饿死,有寿终正寝。上述死法有相通点,髑髅一言蔽之:“生人之累”。这也是《庄子》一贯的主题。此处要体会作者的深意。髑髅象征人死,庄子面对死亡想到的几种死法,旨在揭示世俗无时不刻都在残害人的形体性命;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并不知觉,即便有所知觉也没有觉悟。

至于“死”的情形,髑髅没有说太多,不过基本可以推出:再没有世俗的牵累;其次,与天地合德。结合《至乐》之“至乐”的主题,髑髅说:“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最后,即便可以重生回到世间,髑髅也不愿意,极大地渲染了死的至乐。本章同庄子妻死,鼓盆而歌都在夸示死的至乐,是对世俗生活、观念的反叛,也是对逍遥的期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8,598评论 0 1
  • 1. 程楠在网吧窝了一周多,电脑那边的朋友听得见他嘿嘿嘿笑的声音,却未有人关注更多程楠手机铃声响了一百遍的声...
    尚七英阅读 3,017评论 0 0
  • 颜料:史明克分装 由于没有紫色而且刚刚入手小史分装舍不得用....所以紫色用的是白夜。 笔:不知名杂牌若干。 纸:...
    抓星星的水母阅读 3,508评论 2 12
  • 再一次的创伤就感觉上帝跟你开了一个恶趣味的玩笑,而你却只能欣然接受。 据上次受伤仅仅五个月的时间,就像一个瓷娃娃,...
    神月新一阅读 4,028评论 0 1
  • 世上男人分两种一种堂吉诃德一种哈姆雷特而我选择摘下面具的太平花一生追忆了
    摄影师柳丁阅读 1,527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