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给妈妈吃一口好吗?”
“不可以!”
“我们与姥姥分享可以吗?”
“是我的!”
小皮豆手里拿着爸爸从瑞士带回来的巧克力,站在门边上,一副“谁也别想要”的样子。
虽然作为妈妈,田甜并不是真的想也儿子要一块巧克力,但是她是想要验证一下,儿子到底是不是很自私。
前两天,带着儿子去找邻居的小朋友玩耍,小皮豆至始至终抱着自己的玩具小汽车不肯撒手,对方说只玩一下,不同意,对方用自己的玩具交换也不可以。后来,对方生气地说小皮豆是小气鬼。
田甜看着儿子的样子,真有点想不通。
从小到大,田甜就很注重儿子的分享意识,还在儿子几个月的时候,田甜就会故意把孩子小碗中的食物,分给姥姥一口,或者自己吃一口。
其实,田甜这么重视这方面也是有原因的。
田甜有个双胞胎弟弟,因为是男孩子,从小家里人溺爱得不得了,什么事情都禁着他,让着他,可到头来,把他惯坏了。
不但学业没有完成,同时也好吃懒做,父母用很多年的积蓄,帮他买了一份工作,他觉得理所应当,一点珍惜的心也没有。过了没几个月尽然不辞而别了。
这简直让父母崩溃了!田甜作为姐姐也担忧不已。现在,眼瞅着到了成家的年龄,但立不了业去哪里成家呀?
私下里,父母也很后悔当年太宠弟弟了,无限制的满足,结果把他惯坏了。
所以,自己有了孩子后,田甜第一件事就是想到要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可不能什么都自我中心。
但没想到,儿子小小年龄就流露出这种“自我中心”了。田甜胡思乱想,真担心儿子随了舅舅。
心理点评:
田甜之所以焦虑,实际上并不是仅仅是因为眼前儿子不肯分享的事情,而是由于这件事情,联系到了另一件事情,并且将本来不相干的两件事情建立了联系。
因此,焦虑就被放大了。
实际上,儿子不肯分享玩具和巧克力,并不是田甜教育的失败,而是孩子心理发展特征所致。
两岁多的孩子开始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 “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这时恰是孩子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顺利度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
他的行为与自私没有关系。相反,得到尊重的孩子,会建立起自己的,与别人的之间的区别,既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别人。
处于这段时期,家长不必强行让孩子分享,但是,当孩子抢别人的玩具时,可以告诉他:“这是属于某某的,你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不可以要!”
如此,帮助孩子进一步确认我的,别人的之间的关系。
处于这一阶段,孩子因为过度地捍卫自己的物品所属权,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下,他们往往会感觉到焦虑,生怕自己的东西被小朋友拿走。
这时候,父母要给予孩子支持。
比如随身带个包,可以帮宝宝把玩具装起来。
这并不表示你在袒护和纵容孩子,而只是尊重孩子心理规律,让他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如果家长焦虑过度,最先应该问问自己,你真的只是为孩子当下的行为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