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骑自行车去了趟休宁的白际乡,它地处休宁东南边陲,南与浙江开化相邻,境内有多座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是休宁最为偏远的乡镇,驴友称它是“江南最后的墨脱”。下图是经过源芳乡附近,看到河边有成群的野鸭见到我来扑腾着飞开去。
白际开始引起我的注意,是来自网上的一张照片(下图),一条深深的沟壑,边上是黄澄澄的油菜花,顺着梯田,层层叠叠,煞是好看。因为离我住的地儿有点远,一直拖了很久才成行。
选择带上我的“宝马”先乘班车去屯溪,再由那儿开始骑行,途径汊口和源芳两个乡。开始十公里的路还算平坦。
这是途径源芳拍的,上世纪的东西。
一路基本都是上坡,大多数时间只能推着车前行,看到没?左上角是公路,本以为那条路和自己没关系,而其实你就是要绕着上的。
山上更是静悄悄的,通过的车辆稀少,就你一个人,声音可能是风吹着路边茅草发出的沙沙声,或者偶尔听到鸟的叫声。寂寞倒是不怕,只是一路感觉腿酸口渴。
白际公路是2005年通车的,是那种等级低较低的柏油路,沙石已经露在表面,但比之以前肩挑背驮的山路已经是很大进步了。
向下看着一路走过来的路,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但以后没完没了的路又将这点成就感荡涤的干干净净。
路上偶尔会遇到村子或几户人家,曾遇到个可爱的小丫头,她说:“你骑着车去白际,就完了。” 我说我几年下来已经骑了一千多公里了,怎么会完?她说:“不是你完了,是车子完了。”
可以看到远方漫漫的公路,曾路上向一个村民问路,他回答:“还早,还要一直往上爬。”然后把手往前一直,不是 “遥指杏花村” 的那种 “指” 哈,而是那种漫无目的的指,眼神里透出一分幸灾乐祸,两分嘲笑,当时没有感觉到,只是到了白际后回想起那一幕,才体会到他当时那种复杂眼神的背后的隐情。
此时,大概是下午四点,从屯溪开始算,已经走了差不多七八个小时了,从开始的仰视,到 “举案齐眉” ,再到后来的 “一览众山小” 。
一开始心情不错,唱着《沂蒙小调》: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那个看。”后来,就开始唱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到底我做错了什么?” 最后就开始沉默、沉默,至于这是为什么呢?你懂得。
看着山下,人类在我视觉里变得像一只只蚂蚁,有意思。
这块牌子伫立在通往白际的山顶上。
此时大概是下午四点半的样子,太阳马上要落山了,气温骤降,添上厚实的衣服,一路下行,风在耳边 “呼呼” 作响,走完这段山路就到白际,天已经完全黑了。
次日一早,看群山怀抱中的白际。这个乡很小,下辖三个自然村,大概两千来人吧。村民说,根据老树判断,村的历史大概一千年。
传统作物就是竹木和茶叶,现在到此旅游的人多了,一些传统的东西在消失,但总得来说,是件好事,旅游给村民们带来了额外的收入,生活水平提高了。
客栈的主人小汪早年在浙江打工,现在回来搞起了旅游。他回忆起以前的历史,有很多的感慨。
他说,没通公路以前,各家有什么事都相互帮忙,红白喜事也好,上山狩猎也好,大家贫富均等,心中没有芥蒂,一起吃饭喝酒划拳,好不快活。
现在不行了,一些先走出大山的人赚到钱,回家盖起新房,生活比以前富裕了,村民生活差距拉开了,反而起了隔阂。这可真是应验了那句话:人不患贫,患不均。
现在知道白际这个地方的人多起来了,来此地游玩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展示室里,摆放着几十年前的老物件。
尘封的岁月。
当年的文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照片都是我几年前拍的,现在去,可能变化已经很大了。
走完白际之路的次日,我又接着骑车走完了相邻的歙县狮石公路,比白际之路要难。
下篇:穿越石白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