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将围绕长期价值展开
我们相信,我们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在于我们是否为股东创造了长期价值。这种价值直接来自于我们巩固并拓展自身目前市场领导地位的能力,我们的市场领导地位越强大,我们的商业模式越具有竞争力。强大的市场领导地位将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多的利润,更快的资金周转速度,以及相应的强大资本回报率。
1998:我们努力并乐于工作、成就历史
设置较高的人才招聘门槛,在过去以及今后仍将成为亚马逊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招聘期间,我们要求应聘者在做决定之前考虑下面三个问题:你钦佩这类人吗?这个人能提高团队的效率吗?这个人在哪些方面是superstar?
1999:我们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
在1997年致股东信中,我详述了我们长期投资策略,我们依旧为亚马逊的新股东们附上了97年的信。你可以去读读“关于长期投资价值“那部分内容,它将成为你判断亚马逊是否为你所想要投资那类公司的最好方法。正如我所说的,这不一定是至理名言,但却是我们的信条。
2000:我们将继续使用技术来减少成本
在实体店中,零售商将继续使用技术来减少成本,但他们不会改变消费者体验。我们同样使用技术来减少成本,但更大的影响就是,使用技术来拉动用户的增长和营收的增长。我们相信最终在线销售将占到零售业15%的份额。
尽管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亚马逊今天是一个独特资产:我们有自己的品牌,有客户关系,有技术,有仓储物流设施,有财务优势,有亚马逊人,有在这个新兴行业中保持领先和建立一个伟大和永恒公司的决心。以用户至上是我们未来仍继续要做的。
2001:我们始终坚持现金流为王
在1997年那份信中,我写到:「当我们被迫在优化GAAP会计报表和最大化未现金流二者做出选择时,我们选择了后者。」
为什么要以现金流为重呢?因为每股股票代表了一份公司未来现金流,跟其他单变量相比,现金流更能诠释一家公司长期股价。
2002:我们决定同时提供领先世界的用户体验和价格最低的产品
实现这双重目标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如果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话。传统的百货商店面临旷日持久的权衡取舍,既要提供高端用户体验,又要提供低价产品。亚马逊如何做到两全其美?
答案就在于我们把大部分用户体验功能——比如提供无与伦比的选择、丰富的产品信息、个性化的建议和其他新软件功能——转变成固定费用。随着用户体验成本基本固定(更像是出版模式而不是零售模式),我们的营运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随着业务的发展迅速缩小。此外,依然保持变化的用户体验成本——比如运营成本的可变部分物流成本——随着缺陷的消除也将在我们的模式中得到改善。消除缺陷可以改善成本,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2003:我们坚持长远价值的看法让我们作出了正确的决定
在我们关注的用户体验改进措施中,成本最高的是每天免费送货优惠和正在进行的产品降价活动。消除缺陷、提高效率,通过节约成本以低价的形式来回报客户,是我们的长期决策。增加产品数量需要时间来付诸实施,降低价格会影响目前的结果。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推动「价格成本结构循环」,这将给我们带来更强大、更有价值的业务。
2004:我们最终的财务指标和最想达成的长期目标,就是每股自由现金流
我们为什么不像大多数人那样,首先关注每股盈利或盈利增长?答案很简单,盈利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现金流,股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而不仅仅是未来盈利的现值。未来盈利是每股未来现金流的组成部分——但是并非其唯一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营资本和资本支出也很重要,因为是未来的股份稀释。
2005:我们所有的重要决策都并非用数学方式解决
有时候我们只有很少或根本没有历史数据来进行指导,我们不可能进行前瞻性实验,对于决策过程来说不切实际。
我们可以预计降价在本周和本季度内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精确预计持续降价在今后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内对我们业务的影响。我们的判断是,以降价的形式提高对客户的回报率和规模经济,会建立长期的良性循环,带来金额更高的自由现金流,从而为亚马逊带来更宝贵的价值。
2006:我们涉足一项新业务,它必须符合以下两条标准。
在我们将股东的资金投入任何一项新业务前,我们必须相信,这项新业务能带来股东决定投资亚马逊时所期待的资本回报;我们还必须确信,这项业务今后能达到的规模,使其对我们整个公司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
2007:我们不应该企图复制实体书来战胜实体书
我们永远无法通过模仿实体书来超越实体书。我们必须增加新的、传统图书永远无法实现的功能。
一件事情如果做起来变得容易更顺利,人们就愿意更多地去做。如果我们的工具使阅读零碎的信息变得更容易,我们就会趋向于阅读零碎的信息,而远离长篇阅读。Kindle是专门为阅读长篇材料打造的。我们希望Kindle和其之后的产品能用几年的时间,逐渐地延长我们能专心阅读的时间,对最近盛行的阅读零碎信息的倾向有所缓冲。
2008:我们相信长期发展策略可以与顾客至上的理念相得益彰
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了解顾客需求,并深信这种需求是有价值,并且是长期的,那么我们的一贯做法是,多年的耐心探索,直至找到解决方案。
在此全球经济动荡之际,我们所秉持的基本做法依然未有改变。谦虚谨慎,关注长远价值,顾客至上。关注长远价值,不仅能够促使我们提升现有的能力,并激励我们尝试新鲜事物。它使我们从反复失败中实现创新,它使我们挣脱束缚,去探索未知领域。
2009:我们坚定地认为,我们的经营方法长期上完全有利于股东,也完全有利于客户
整体上,设定目标的过程是对我们基本经营方法的阐述:从客户需求出发,反向决定做什么工作(Start with customers, and work backwards)。听取客户的意见,但并不仅限于此——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我们不能向您保证,我们将实现今年所有的目标。过去几年,我们也没有实现所有的目标。但我们可以向您保证,我们将执着于用户体验(obsess over customers)。
2010:我们发现了很多教科书上无法找到的问题,自己发明了新的解决办法
我们坚定不移地认为:股东的长期利益与客户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喜欢这样的工作方式。创新是我们的内在本质,技术则是我们用于持续改进和提高用户体验的基本工具。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期待并希望我们将继续拥有这样的学习乐趣。我为自己身为这个团队的一员而深感自豪。
2011:我们相信颠覆性的发明通常能让他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亚马逊正在向未来前进,根本性和变革性的创新措施可以为成千上万的作家、企业家和开发商创造价值。发明已经成为亚马逊的第二本质,在我看来,这个团队的创新步伐正在加快——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是激动人心的景象。我为整个团队感到万分自豪,为公司拥有领先地位感到幸运。
2012:我们认为坚持长远思考才能做到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并不会像庆祝卓越的客户体验那样庆祝股价上涨10%。在股价上涨10%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比以前聪明10%,在股价下跌10%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比以前笨10%。我们希望对重量加以权衡,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家分量更重的公司。
我感到非常幸运,自己身处这个庞大的团队,这些优秀的员工像我一样重视客户的价值,他们每天努力工作。我一如既往地附上1997年致股东的信。我们的宗旨依然如故,每天都是新的第一天。
2013:我们相信发明创造是件繁琐的事情,并非每次都能够看到如此清晰的道路
创新的过程中难免经历失败,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很早就理解失败的意义,而且相信失败所能带来的收获,所以才会不断尝试,直至成功。这种模式的 确起到了效果,使得我们把失败控制在较小的规模上(多数尝试都从小规模开始),当我们真正能够服务于客户时,便会加倍下注,希望取得更大的成功。
2014:我们的 AWS 业务在9年前上线时,它还是一种激进的想法
支柱业务至少有四个特点:受客户喜欢,可以增长到很大的规模,拥有强劲的资本回报,以及持久不衰——拥有持续数十年的潜力。当你找到那样的业务,别光约,要结婚。
亚马逊有三个支柱业务,亚马逊市场(Amazon Marketplace)、亚马逊金牌服务(Amazon Prime)以及亚马逊网络服务(AWS)。
2015:我们是全世界最能包容失败的公司
为了创造性,你需要试验。如果你提前就知道某种方法是有效的,那么这就不是试验。
亚马逊关注用户而非竞争对手;渴望创新及探索;愿意失败;对长期发展保持耐心;以及关于卓越运营的职业自豪感。从这些角度来看,AWS和亚马逊零售业务非常类似。
2016:我们必须继续保持成为 Day 1 状态的公司
Day 1 状态公司充满活力,持续关注用户需求,不断进化,可以获得持续的成长;Day 2 状态公司停滞不前,会逐渐变得无关紧要,经历着痛苦的衰退,最终迎接死亡。
保持亚马逊成为 Day 1 状态公司的方案包括:客户至上,抵制形式主义,积极适应外部趋势,以及高速决策。
要想让公司保持在Day 1 状态,需要你耐心地试验,拥抱失败,播下种子,保护幼苗,当看到消费者提供积极反馈时,需要多加把劲。正是这种顾客至上的文化,为上述取得的所有成功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