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娱乐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见缝插针地充斥在生活中。
无论是在路上刷着抖音,还是每周等着真人秀综艺和撸剧下饭,或者是在互联网上一目十行地看新闻,还有不离手的手游,这些现如今已经见怪不怪了。大概因为996和711这样的生活导致压力过大,不及时排解的话可能会招致无法挽回的结果。所以在闲暇的时间里, 除了拿起筷子,就是拿着手机,生活真是多姿又多彩。只要空下来,看看抖音,刷刷15s小视频,获取新信息又快又多,既新鲜又有趣;打打游戏,频频5杀和连吃20把鸡,6的飞起的游戏技术,让人热血澎湃;刷刷热点,娱乐圈只有我的欧巴最真实,疯狂助力……娱乐似乎被奉为至上,娱乐至上,成为了现代人的信仰。让现代人安于现状,生活只是这样,好像也不错。
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1995年,美国旧金山全球500多名精英集合讨论解决“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财富将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会被被“边缘化”。世界人口的20%的工作将足以维持整个社会的运作,地球的其余的80%人口将是多余的。但是80%的庞大人口,难道不会发生暴乱吗,任凭富有的人随意差遣?富有的人如何解决80%的人口的骚动呢?
就在此时,娱乐应运而生。有没有想过,做娱乐的人想让你看什么呢?或者说他们想让你变成什么样的呢?
生于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生来就被无数信息围绕,只要动下手指,想看的不想看的都会扑面而来,渐渐的我们习惯了,习惯信息自己出现在眼前,我们开始依赖,有什么就看什么,有什么就玩什么,反正都很有趣,还能学到新知识,真是划算。如此反复,再也不愿意空出时间思考,更别提看书了,但是你有想过过多地摄入信息真的有必要吗?
很多人相信网上所看的人设就是本人的心性。要知道虚假形象也是人设的一种,光鲜亮丽的样子就是观众理想中喜欢的样子,观众喜爱,必然就有人演出观众喜爱的形象,喜爱美好也是每个人对生活的向往。但是需要理性思考,怎么能轻易地从视频去了解并信任一个人呢?难道现如今交朋友都只是视频通话吗?总也会面基的吧。
做视频的人为了吸引你,特别是注意力饱和的现在,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苦苦参透众人吃瓜的心理,以及古往今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东西。比如贝爷的荒野求生,题材新颖,拍得真是荡气回肠,平常根本没人可以过这样的生活,因此吸粉无数,但是仔细想想,里面的信息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毫无用处,估计要是普通人去荒野求生,就不是求生,而是求死了吧。甚至看完之后除了吃虫子,其他内容都记不太清楚。完完全全的娱乐产物。
所有的一切是不是慢慢的都将变成娱乐而不再严肃。以后会不会看到某个杀人现场以娱乐的形式被播出,人们只会毫无波澜地看一眼,没有了人性的怜悯?
阿道司赫胥黎曾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做娱乐的人想让你看什么?看这些新鲜事物,满足人的猎奇心理。
做娱乐的人想让你变成什么样?让你懒起来,不需要自己创作和思考就能得到,有如毒品一般对他们上瘾。
媒介,已经完全占据了生活,特别是现在的移动媒介,手机和短视频,完全深入人心,娱乐,已经成了习惯,早已必不可少。由于这些,人们早就习惯被动接受所有信息,有趣的,无聊的,娱乐的,科技的,只是这样,接收的信息都处理不及,怎么会还有空思考,看书,或者学习。是应该学习重新思考,而不是接受别人被动抛来的信息。现代爆炸式吸睛信息,标题大于内容,娱乐大于教育,接受信息前需要深思。
是娱乐至上?还是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