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用智慧滋养人生

要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故事原文: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 ,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庄子·逍遥游》)


故事释义:宋国有个人善于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用这种药涂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过日子。有一个外乡人听说了,请求收买他的药方,情愿出一百两黄金。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块商量说:“我们家祖祖辈辈干漂洗棉絮的活儿,能够得到的不过几两黄金;现在出售这个药方,一下子就可赚取一百两黄金,就卖给他吧!”那个外乡人得到了药方后,便拿去献给吴王,并向吴王夸赞这种药的用处。

这时,正赶上越国有内乱,吴王便派他领兵讨伐越国。冬天,他们和越国军队进行水战,把越国军队打得大败。吴王很高兴,就割出一块土地来封赏给了他。这药能够使手不皲裂,功用是一样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赏,有的有了它仍免不了干漂洗棉絮之类的苦活,这都是由于用法不同的缘故啊。

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大有差异。对待事物,要主动探究事理,打破常规思维,让思维拐个弯,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的内在价值。


做事脱离现实一场空

故事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列御寇》)

故事释义: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

故事原文: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庄子·齐物论》)

故事释义:故事有一年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他的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朝三暮四阐述了这样一个哲学道理,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转怒为喜就显得很可笑。人们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庄子》 杂篇 第二十四篇【徐无鬼】片段 二王斗法 这一小段文章我给取了个名字,叫【二王...
    日月日成阅读 5,130评论 0 4
  •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
    卿若安阅读 3,777评论 0 0
  • 真正高质量的爱情发生在两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之间。爱情的感觉大抵都一样,但爱情的模样却千姿百态。那么,小溪...
    小溪的自白阅读 2,939评论 0 4
  • 小飞龙宣宝阅读 1,163评论 0 1
  • 2017年11月16日,星期四,今天放学回来自己主动做数学题,用计数器算错了两道题,还算可以吧看图和动脑筋的又不会...
    爱笑的丫头_327b阅读 1,0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