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体解读
1、哈斯已建立一种更加开放的、亲切的书信体诗篇,为万事万物从紧张的形而上学、消遣的讲故事和扭曲的回忆中给快照般的俳句、燧石似的隽语和颤栗的抒情诗体腾出位置。
——《波士顿评论》
2、哈斯有能力将喜剧转换至崇高,将轶事转换到形而上学和伦理,个人到社会,是显著的……这本书达到哈斯以前没有达到的成就水平。这是博学和混乱的,散漫和抒情的。这是冒险、广博而且巨大的同情心。
——《华盛顿邮报》
3、这是如此的明智,读他的诗或散文;或听他说话,给人几乎是发自肺腑的快乐。
——《纽约时报》
4、哈斯希望使诗尽可能地类似于世界(他常常论及文体的“清晰度”)从一开始在他的方法中已成为一个恒定的东西;已改变的不是风格,而是对世界的看法。
——《纽约客》
二、读者书评
1、读者“桃桃”:这样的诗人,如蓝蓝在和我交谈时所说,堪称是“完美的诗人”。他总是给人以温暖、善意、爱和信心。但哈斯有时也会显出他那深不可测的一面,尤其是当他眺望或沉思默想的时候。在黄山上,我发现有好几次他都是这样。他在想什么呢?这位有时像智者、有时又像个孩子一样的诗人?这位大自然和诗的翻译者?这位不知疲倦、但已是六十七岁了的老人?
2、读者“奇诺”:好久没读过这样的诗歌了,非常自然、生活、平凡……
3、读者“茱萸”:罗伯特•哈斯是很多中国诗人都十分敬仰的美国诗人。以前零零星星读到他的诗,也看到一些写他的文章,但总觉得缺少一些什么,难以深入、全面。
好诗需要好的翻译。
本书的译者远洋本人就是诗人,诗歌创作功底深厚。
没想到他译得这么精彩,我特地找来几首其他译者的译文进行对照,这个译本从遣词造句到诗歌节律、内在神韵等都力求完美,应是哈斯诗歌最好的中文译本,堪称典范之作!
三、经典语录
1、田野里最早的长长的阴影,
像人间的困境。
第一声鸟鸣一点也不像阴影。
2、夏天的光非常年幼,而且完全无人监护。
没人使它坐下来吃早餐。
它是第一个起来的,第一个出门的。
3、因为他已睁开了眼睛,他必是光,
而她,在他身边睡眠,必定可见,
一小圈鬈发环绕在她耳旁。
他对她耳语:“醒醒!”
“醒醒!”他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