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写作?这个问题大概得从小时候开始说起。
在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课的作文课上,在听到老师读同学的优秀作文的时候,我喜欢并羡慕有文采的同学。也希望自己是笔上生花的人。
高中时候,最喜欢看的萌芽、读者、新概念作文,尤其喜欢看那些故事和连载小说。那些记录着青春和懵懂的文字强烈的吸引着我。而我,一直以考试作文高分的范本,三段式的格式来写。我不认为我是能写出好文章的,只是为了考试卷上能打个高分。
上大学有了自己的电脑,QQ空间、人人网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写心情文字、日记。这时候,我写的文字开始有人看了,我的同学朋友开始点赞评论。
在有一篇写工作经历的日志下面,我的小学同学洁给我留言说,你有一天可以去写作出书了。受了这句话的鼓舞。我萌生了写作的梦想。于是在2014年4月2日,写下了一篇文章,有了九年完成第一本书的计划,送给我的35岁生日礼物。
然而,这个计划因为工作忙被我遗忘了(都是借口)。直到今年4月23日,听了欣频老师的创造式阅读课程,重新燃起我写作的欲望。我在预言历的封面写下了“Be a writer”这个梦想。
于是,毫不犹豫的报了欣频老师的写作训练营课程。开始买关于写作的书籍来看。
《唤醒创作力》这本书给了我力量和方向,人人都是无穷无尽的创造者。我决定践行书中提到的两个工具:每日晨间日记和每周艺术家之约。
在写晨间日记的30天后,我的收获让我惊讶。我打败了我的心魔,不再批判自己写得不好,不在乎文笔是否华丽,词语是否精准,写的内容是否有人看。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在固定的时间写,找一首喜欢的音乐,带上耳机,沉浸在音乐之流里面,不停地写下去。这是欣频老师的写作心法。写作是与自己的对话,你的作品你说了算。这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写作就好比是妈妈孕育婴儿的过程,妈妈不会去问肚子里面的宝宝是否长得好看。只管去写。写作也像是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一经蜕变,不可逆转。
因此,写作就是建立自信的过程,向内探索的过程。在写晨间日记的这些天,我大部分写的都是我的过去,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是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好多次,写到过去伤心的事情,我泪流满面。
写作是一场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写作是疗愈的过程。这是我的亲身体验。
写作是为了更好的觉察自己,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找到自己的天赋,记录生活和思绪的点点滴滴,记录成长的过程,完成我那是许下的写作出书的梦想。这大概是我的写作初心和动力。
写作者需要有自律,在固定的时间去写,这样有利于进入写作之流,体验文字从你笔尖流淌出来,无法停下来的感觉。这30天,我基本都是在6点左右起床,开始写作,刚开始是用手机写,后来用电脑写。
30天写了4万多字,虽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标,但我之后写作很顺畅,写工作日志也不再发愁。
在听了晨间日记几天后,看到趁早行动的写作100天,于是我又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想借着100天写作,继续完成我的第一部作品初稿。写作是孤独的,因此我需要同频的伙伴,一起激励自己。
我希望在这100天,至少完成6万字的初稿,和之前30天的加起来10万字。我确性我一定能做到。希望今天写下的话,作为对自己的承诺,在100天之后兑现诺言。
关于写的内容,依然还是回顾过去的自己、觉察当下的自己、憧憬未来的自己,写自己的故事,整理和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喜欢谁?我擅长什么?我喜欢做什么?我想在写作里找到这些答案。在我30多岁的年纪,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用自己的行动来让预言成真,过上自己的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