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凡事不决问度娘的原则,谈到人生信条,首先就百度一番。
Get到定义,说是做人的原则。头脑发热,偶一为之的行为不能叫原则,多半还是吃亏受骗上当之后,自己觉得了,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一定要”或者“一定不要”的处事基准,才能叫做人的原则,也就是人生信条。
比如说,一直以来都有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误以为我非常聪明。后来得了许许多多的教训,我总算清醒地认识了自己。只是对其他仍旧误以为我聪明的朋友,我选择了宽容、仁慈地不去道破残酷的真相。
走麦城的事就不必细说了,反正既然已经看清,我自然十分焦虑,不知道如何才能活得下去?时过境迁,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好好地还在。这件事情可以充分地证明上天的确有好生之德。
那上天是用什么方式手下留情的呢?根据观察和回想,是安排了许多人在我身边,关心我,鼓励我,帮助我,支持我。
所以我的人生信条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定要把这个火炬传承下去呀,这样我们人类才不会灭亡。
同样的人生信条,不同的人去做,做法可能大相径庭。咱们还就玫瑰说玫瑰——玫瑰要香,是玫瑰不是月季,不然不够味儿;玫瑰要带刺,对朋友不能一味逢迎,也要批评;玫瑰要好,自己的玫瑰多了,才能随手都够水准拿出来馈赠。要是拼拼凑凑捡些烂玫瑰,朋友也不稀罕。
价值观是什么?同样也问了度娘。度娘回答: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balabalabala。好吧,我理解为:面对具体情况的时候,选择何去何从所依据的原则。
人的价值体现在对别人的价值上面。体现一定是要通过特定的人才能体现。但最终不局限在对特定的人的价值上。
这意思首先是说,一个人是否有价值的活着,体现在他是否对别人有用,能够给别人提供更多的帮助。也就是我开始说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要好好地体现出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总是通过他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对特定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来呈现。一个人作为上司、作为下属、作为父亲、作为兄长、作为儿子,都是特定的角色。
特定的角色一定就有相对方。但凡跟活生生的人有关,你面对的相对方就有可能灭失。不管这个人是死是活,或者虽然存活于这世界,但躲起来了,或者根本不躲就是不卵你了,总而言之关系发生了变化。包含但不限于生老病死、合作关系结束、卷款跑路、离婚等情况,总之发生了堪称“人生变故”的变化。你当然并不情愿,甚至觉得十分悲痛,但并不意味着,你从此就没有价值了。
一个人心中如果只有自己,那发生一点点生病不适,甚至只是一些思想变化,都会令他感觉整个世界崩塌了,感到非常忧虑和焦心。参见《安娜·卡列妮娜》里的卡列宁。更别提生活上变故和工作上变化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了。但如果他习惯广泛关注自己之外的人和事,就会收获老司机的眼光和心态,对发生在自己头上的烦恼和变化就会淡定许多。
同样,如果全心全意只关注某一个特定的人,某一件特定的事,那这个人和这件事发生变化特别是糟糕的变化时,同样会带来主观世界的崩塌。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一个人能够用一种广阔的视角,集合了千千万万双眼睛的角度,去关注千千万万个人,单独一件事显得就不会那么大了。不光每一件原本天大的事重要性被摊薄,还因为方法、路数和因果的考虑都不同,反倒会有更为坚固和平衡的内在。
我们经常夸大各种各样的爱与付出,特别对子女和对恋人。子女在前恋人在后,顺序好像说反了,从浓烈和痴迷程度上来说,并没有。如果把心思只放在对方身上。这个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无比的牵动你的心。这固然是美好的感觉,只是宇宙的法则永远是变化,而非不变。子女会长大,恋人会变心。或者就当所有的人永远爱你如故吧。但,需要的程度总会有所变化。
通过对别人付出,可以跟世界产生更多的联系,这些联系就好像金锁,把我们牢牢地留在世上。我们都好比是农村里唯恐养不大,起名叫“锁狗子”的那个小孩。我们是为了锁住自己才习惯多付出的,但如果只对一个人付出,这份爱特别沉重,容易给对方造成负担。
如果习惯了对千百个人付出,付出的方式可能改为输出。担心的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是唯恐自己能力不够。整天想的只能是如何提高水准,才能解决好眼前的事。至少节省了很多纠结的时间和精力。而纠结,才是最累人的。
因此不如选择做一个有价值的人,选择用输出的方式付出,选择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如何提升自己上,以便帮助到更多的人。不纠结,不抱怨,不服输,不要脸。这就是我的价值观。
这不是唱高调,这是经过理性斟酌,深思熟虑之后好不容易才作出的精明之举。你可有福了,拈起一朵玫瑰花,是狂笑还是微笑,随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