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昆龙老师新媒体特训开营课,很是期待后续,在任何行业做出成就的人,都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更别说我现在需要这个。
我从自己印象深的几个点来说,这既是作业也是感悟,也很想分享出来。
01 写作
在问题里针对写作本身让我想起,我最初学舞蹈的时候,不管好与坏,每天在操房练习,慢慢就熟练且有了自己的感觉。万事不离启宗,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会成为专家。
写作要频繁动笔,才会越来越知道怎么运用素材表达观念。如果只是因为怕不好而不去练的话,就永远都没有进步。
所以做个行动派。
对于如何写好文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有自己的素材大仓库,然后把用到的素材塑造的丰富而饱满。我永远都记得凡事发生必事出有因必对我有利,从每一件事情上去做总结,素材库就会越来越大,也不会担心无文可写。
我中学时候的文章经常会是班里的范文,那个时候天天写日记,班主任会让我们写周记做总结,有意识的去储存资料,只不过大学后就慢慢搁置了。好在现在还拣得起来。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都有市场,公号的内容也一样,把精力花在提高内容的价值上,说人话的好文章是对自己和读者责任,有价值的内容比单一一篇爆文要持久,经典才能流传。
文章内容实则也反映了做为一个人的能量,像公号大咖们也都是可以做到持续的能量输出。
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你的文章代表的就是你输出的价值观和你的智慧,从而凝聚与你相同的群体。
更多的与周围的世界做链接,你就占据了主动把握的能力。
02 链接
不要忽略每一个粉丝:注重的就是与人的链接,去关注他人,当我听到坤龙老师翻他粉丝两年内的朋友圈的时候,我深深认同,这也是一种态度。
不仅仅是粉丝,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多些关注,记下感受,每个人认知世界的方法不相同,但是无对无错,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照镜子也是在修炼自己,越来越懂得包容和接纳,慢慢的我们的眼界都会变宽,看到的和感悟到的也不一样。
要建立这个信念系统,持续不断的觉知觉察,有备无患,任何时候可以宠辱不惊。
03 实动
小公司不要有大公司病:我很认同,四五个人能分三个等级,这本身不是创业的状态,而且管理就是人性的斗争,实际上很累。
从战场上拼杀过来的才更能使人信服,更能引领人。
所以在最开始亲力亲为是必须的,即使现在不经历这个过程,在后期运营过程中肯定也会补回来,所有的成功都没有捷径。当然在越做越大的过程中合作伙伴就出现了,毕竟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有团队才可以走的更远。
04 定位
为什么做比怎么做更重要?我觉得想明白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能经营人生成功的秘诀。
比如能把公众号经营好,在其他方面也不会太差,所有事物都有共通处,运营公众号也是在运营自己的品牌,也反应我们自己的人生。
昨天老师说他也会关注到一个人微信号有多少人,我看了一下我的微信联系人是2022人,我的目标是5000人,现在的我还处在做加法的阶段。人数实际上反应了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社交意愿。连找对象都需要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更不必说打造公号品牌。
因为美好的人生就是美好的人际关系。
经营微信也是经营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是公立的人脉那么简单,它还包括了跟你最亲近的人的关系的相处:你的家人你的孩子你的另一半。你的包容你的感恩,你的点点滴滴。
定位是我们的人生高度,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必都听过一个故事,在工地上,一群人在搬砖,一个人愁眉苦脸,
问,你在干嘛
答,没看到我在搬砖吗?
搬砖干嘛?挣钱呢,搬一块砖给一块砖的钱啊。
另一个人就明显有干劲,满面笑脸,他说他在砌堵墙。
还有一个人喊着口号,招呼一群人干的热火朝天,他兴奋的说我在盖一座宏伟的庙宇。
他在展现愿景。
同样是搬砖,但因为定位格局不同,看到的高度都不一样,人生结果也不同。生活中大致就是民工、职业经理人和领导人的区别了。定位决定地位,格局决定结局。
当我们自己有了方向,慢慢就会有人追随,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遇见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多更好的别人,写公众号其实也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智慧的人,通过别人的经验来减少犯错的成本,所以我们寻求进步,拥抱改变,去充电去吸收能量,从而可以成为一个能量辐射场
看到老师和小助手的全情付出,我是感恩的,他已经走过并获取成功。有句话说的好: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有能力帮助人,这个过程中一定是开心、满足的,因为被需要才有舞台。
你成功的过程中,有多少人因为你的存在生活更加精彩,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就像老师说的不仅仅是上课,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对梦想有执念的人都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