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即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 良知即天理。除去私欲,见天理。
3. 致良知即止于至善。
4. 良知并无本体,以万物为体,因而致良知需要在万物上实现,即事上磨练。
5. 心(主宰),身(空间),意(发动),知(意的灵明),物(意的所在)是统一的。
6.因而,诚“意”即可随意格物,良知不被蒙蔽,即可致知,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
7. 因而,从良知到致良知的过程就需要知行合一。从事上磨练的角度而言,也需要知行合一。
8.诚则明,明则诚。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不诚实,只需要相信良知即可。君子不欺则良知无伪而至诚,诚则明。君子自信也良知无惑而空明,明则诚。
9.人皆有情绪,喜怒哀乐,只要是合理的就是符合良知的,过了则是私欲。
10.下学而上达。做好下学,即可知可行的事即可,做好了自然就能上达,即明白深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