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1.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弱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2.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王阳明认为知是心志本体,亦即天理之灵明处,显然这里的“知”不是知觉,而是良知。良知人人皆有,只要不为私欲遮蔽,则本体澄明,然圣人以下,良知多少有些遮蔽,故要通过格物致知,复得本体之澄明。
3.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寻讨,却是无根本的学问。方其壮时,虽暂能外面修饰,不见有过,老则精神衰迈,终须放倒。譬如无根之树,移栽水边,虽暂时鲜好,终久要憔悴。
良知是本根,人心本有,格物是推致本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之上,而不是向事事物物上探求。
4.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本;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知行合一
1.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若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2.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主张“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这样人的意念活动就完全被纳入行的范畴,而在传统学术中,无疑只是知的范畴。阳明如此坚决的主张清除恶念,与他长期的经历有关系,经历了数次平定民变后,他深深体会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要防患于未然,必须要从人的一点恶念入手,绝不使邪念进入现实经验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只读圣人书,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不去实践,那么就谈不上真正的知。
本体之静
1.人须在世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汝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事上磨练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
2.纷杂思虑,亦强禁不得,只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则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专无纷杂之念。《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也。“
静坐时,不能放弃涵养省察,不能以排斥外物的心态去求静。否则极容易陷入沉空守寂。
儒家的养心工夫只是致良知于事事物物,而非离开了事物去修心。
不管是静坐还是遇事,都只是一个心在作本体,本体无内外,工夫也不分内外。如果平常不在人事上磨练,一味地好静,则本体不明,遇事便乱。
我:静不是刻意创造出来的;静要在事中磨练、把握;
王阳明主张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因此不能等到思虑纷杂之后再考虑强制禁绝,而必须在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无一丝私念欲望,纯是天理精明的状态。
其他
1.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不主张著述,终其一生,著述极少。在它看来,言不足以载道,圣人之道,著述只能传其形状大略,非全体。后世著述往往拘执于言语而妄加分析,反而失真愈远。
王阳明中年修养工夫,亦经过静养,但即便是静坐,也不可间断省察克己的工夫,因为他深知,徒知静养,无克己工夫,极易遁入佛老。阳明晚年极少言静养的工夫,而主张“事上磨”的工夫。
2.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涵养指的是涵养本原,亦即新体,每日涵养,却没有增加知识,看似不足,但本立则道生,实乃树立了为学根本,故虽日不足者,实乃有余。而每日讲求闻见,积累了名物知识,看似日益增多,实际上忽视了本原的涵养,故日有余,实乃不足。
3.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心中照管不及者多矣。有太直率者,先生曰:如今讲此学,却外面全不检束,又分心与事为二矣。
太过于矜持则心思用在容貌上,于本体良知反而有所忽视,因而阳明表现出对曾点洒脱气象的推崇,太过于率直则未能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则心与物为二,修身与处事脱节。
4.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能自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对自己的三段劝勉之感悟:
静可守初心,静可改恶习,静可保活力
无我能自谦,无我能宽容,有我即傲,傲致狭隘,狭隘易封闭
心上学,事上练(实践中少有人可以做到):在做事中锻炼心静,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在做事中磨砺心志,在做事中做人,在做事中反思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