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城,一座古老又魅力十足的城市。李信,南下而至,他并不是慕名而来,而是为了解决严峻的就业,缓解生活的压力。当李信离开车站,来往的匆忙,急促的黑白线条充斥着他的视线。
他至今还记得到达温陵的那一天,是一个雾霭的日子。李信一直以为北方才有的这种天气,所以那一年李信记得特别的清楚。中国的每个城市是那么的相似,这是李信对泉州的第一次认识。很快,李信就找到了一份工作,是一家餐厅的服务员,日子周而复始的。李信迷茫,他开始自己都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背井离乡的寻找这份所谓的工作,难道是生存的迫切需要?迷惘,李信还在寻找,答案在这座南方的城市找到了。
在泉州市区中心,有一家餐厅,大红的木板招牌上醒目的雕刻着“好再来餐厅”。狭小的餐厅,摆满了桌桌椅椅,在餐厅里,随处可见三个穿着蓝色简单短袖衣服的服务人员,一个叫李信,在二流学校刚毕业不久。一个叫刘大妹,是来自农村,刚满十八岁的女孩,还有一个辗转于收银台和后厨的中年男子,他是餐厅的老板,名字叫方忠义。餐厅最重要的大厨叫老刘,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后厨,他是这家餐厅的二把手。在这家餐厅,李信没有停留很久,短暂的打工生涯,却使他收获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当李信离开这座城市,十分的不舍。老板的好意的唠叨,马尾妹(刘大妹)的“水”(醋水),老刘的特色闽南的做菜手艺。李信对刺桐城彻底的改观,他发现这座小城韵味十足,特别是温陵的人,他不会忘却曾经的美好,平淡而温馨。
坐上火车,手里还拿着那瓶醋水,另一只手向窗外用力挥动,车外他们三人也不停的挥动双手,刘大妹哭红了双眼,别离了南下打工的李信。在这座温陵的夏天,那些影影绰绰的身影,深深的烙印在李信的脑海里。
十年后,有一个成功人士,他的名字叫李信,他在接受访谈时,他说他最喜欢喝醋水。
正文
场景一 餐厅 中午
马尾妹(一脸嫌弃):大叔,不要站在窗边发呆。
梳着高高的马尾的女生又在数落李信了。她叫刘大妹,是厨师的远房亲戚,刘大妹觉得李信比她老,给李信取外号叫大叔。李信礼尚往来给刘大妹取外号叫马尾妹。
中午,饭点到了。客人络绎不绝地走进餐厅。马尾妹本来拿着抹布收拾桌子,一见到新的客人,熟练地拿起本子准备记菜名。
客人(急躁用闽南方言):老板,怎么菜还没上?
老方(扯着嗓子喊):老刘,炒好了没?
老刘:好了。
马尾妹:大叔,快到后厨帮忙把菜端出来,我去招呼新的客人。”
李信:知道了。
这家餐厅平常生意并很好,服务人员只有我们两个,当然还有老板。掌勺的老刘一直在后厨炒菜,一整天很少出来。
“叮叮叮,叮叮叮”铃声又响了,李信一听到声音马上去后厨端菜。
场景二 餐厅厨房
后厨热气腾腾,却香味十足。李信吸了吸菜香,马上用左右手分别端起海蛎煎和香辣凤爪,大步的朝大厅走去。
场景三 餐厅
在前厅的老板,那大嗓门呼唤声还在不断地催促。李信刚端完菜,又去收拾杯盘狼藉的碗筷,一米八的个子弯着腰,抹布随意来回擦拭几下。
熟客(生气的面孔):我的菜,怎么上的?这凤爪不是我点的。老板上错菜了,我的手撕包菜呢?
老板(一脸赔笑):对不起,刚来的小李最近刚上班,还不是很熟练。这盘菜送给你了,最近,好久没看到你来餐厅吃饭了。
熟客:有点忙啊,打工的,比不上你这老板。
老方:都一样,日子都是这样过。
又有客人在呼唤,老板马上离开熟客这桌,奔向另一桌。
场景三 餐厅外
客人先后离开了餐厅,他们走出餐厅,都可以看到他们带着一瓶水(醋水)。
场景三 餐厅 下午三点
夏天天气本来炎热,老板为了减少日常的开支,没有在餐厅安装空调,只有在墙壁的四方安装了风扇。风扇不停的旋转,可吹出来的风越来越热,没有一点凉意。
老刘:小李,来帮忙端菜。老刘沙哑的声音在后厨呼唤着李信。
李信急忙地走到后厨,来来回回周转与前厅和后厨,终于把菜都端上桌。李信汗流浃背,马尾妹见到有点狼狈的李信,笑了笑。
马尾妹(额头也有不少的汗珠):给,擦擦。
一张面巾纸,递给了李信。
李信(嘴角翘了):谢谢,你自己也擦擦。(在就近的桌子拿了纸巾递给马尾妹。)
场景四 餐厅 吃饭
四个人围在一张圆桌吃饭,每次吃饭李信都是埋头苦吃,不爱搭理人。
老方:小李,什么都好,就是话少了点。以后讨老婆这就吃亏了。
李信抬头笑了笑,又继续吃饭了。
他们三个人在饭桌上还在不停的聊天,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老板活脱脱是《大话西游》的唐三藏,唠唠叨叨。老板,老刘,马尾妹他们三个都是闽南人,说起普通话带有浓重的乡音。不过他们之间很少用闽南话进行交流。
老板和老刘都是中年男子,本地人。两人是多年的朋友,对饮食餐饮行业志同道合,就合资在温陵市区的角落里开了一家小店。吐槽是双方友好的行为表现,像今天吃个饭,两人战争的硝烟开始了。
老方:老刘啊,你是不是老了?炒的菜不如从前了。
老刘:老方,你最近应该做做检查。你病的不轻了,美食的味道都尝不出来了。”
老方:我是病了,经常跟你这个病人待在一起,不会生病才怪。你这个妄想症病人。
两人唇枪舌剑,你一言我一语。战争还在继续。
马尾妹和李信对视一眼,吃完饭两人立马离开饭桌,避免殃及池鱼。
场景五 餐厅(在窗边的桌子)
马尾妹(用蹩脚的普通话):大叔,你怎么那么喜欢看窗啊?
李信(盯着窗户看):我喜欢看人。
马尾妹(一脸疑惑):为什么?
李信:看他们在忙什么?
马尾妹(更加疑惑):哦。
(气氛陷入安静中)李信坐在椅子上,一手托着脸继续看窗户。
场景六 餐厅角落 架子边
老方:大妹,去放碟,记得播那一首。
马尾妹:好。
马尾妹在一大堆碟片中,熟练找出。
场景七 餐厅(窗户边的桌子)
不久,熟悉的旋律开始围绕餐厅,还是那首闽南歌。自从李信在这里打工,这首歌每天都会播放,闽南人好像都很喜欢。只听到音乐声,刚才还在吃饭的老板和老刘已经休战。
李信是北方人,听不懂闽南歌,对闽南歌没什么兴趣。
马尾妹不知不觉地又出现在李信的身边,手上还拿了一杯水。
马尾妹:大叔,给你喝。
李信:谢谢。
李信刚好有点渴,接到水杯后,大口大口的喝。马尾妹一直看李信把水喝完。马尾妹:每次你都是埋头一直吃饭,菜也不多夹,汤也不喝。夏天到了,天气闷热。我猜你一定会渴。
李信(衣服的汗渍都干了):谢谢。每次喝完你拿给我的水,我就不怎么渴了。
马尾妹(一脸满足):那当然,也不想想是谁拿的。
李信:是,是,是。
老方:李信,过来,一起喝喝酒。
李信:老板,我不喝酒。
老方:是不是男人啊?喝点酒,怕什么?
李信拧不过老方,答应喝酒。
场景八 餐厅 饭桌
老方:这几天,还习惯吗?有什么不习惯的,跟我说。
老刘(一脸通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唱起闽南歌(爱拼才会赢)
老方(语气心长):小李,从北方过来讨生活不容易,你是大学生,我是大老粗,我等下说的话,你爱听就听,不听也没什么。我跟你说啊,你远离家乡,如果只是做一个服务员,那就不必跑那么远,家里面6不放心。
老刘(脸更红了):给你,歌词。怕你听不懂。
李信(沉思):谢谢。
二锅头有点辛辣,李信是北方人,但不喝酒。皱着眉抿了一小口。
老刘:你喝这个(醋水)
李信(松了口气):这个解渴。
老刘(眯着眼,脸红通通的,说话有浓重的酒气和乡音):这个是醋水,解渴。人生平淡如水,适量的添加调味剂,不是更美好。自己学会调节衡量尺,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美好。
李信(恍然大悟):谢谢。
老方,老刘喝醉,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李信笑声一直传出,桌上一壶醋水早就见底。
“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曲不断的循环。
场景九 餐厅(一个月后)中午
餐厅还是那么忙,只不过只能看到两个忙碌的身影。
熟客2号:老方,今天怎么还不播歌?
老方(一脸伤感):碟片送人了,今天就不播了。
场景十 车站(一个月后)早上
车站还是那么多的人,李信的心情却不像开始,他看到是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爱拼才会赢”。
老方(眼眶有点红):小李,你是一个好员工。你只要努力奋斗,就会有收获。行行出状元。这闽南碟片送给你(爱拼才会赢)。
老刘敞开双手,拥抱李信。
马尾妹(哭红了双眼):夏天天气闷热,注意不要中暑。这水(醋水)你路上喝,解渴。
李信(一脸感伤):谢谢。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李信搭上离别的火车,车窗外他们在挥手,车窗内李信也在挥手。
场景十一 火车上(离开泉州)
李信喝着醋水,普通的醋水给了李信一份温暖。在炎热的夏天,醋水是一份给予人凉意,缓解炎热饥渴最好的礼物。
李信(自言自语):我原来很喜欢喝醋水。
李信插着耳机听歌(爱拼才会赢)。
火车向着前方前进,消失在这座城市中,空气中有淡淡的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