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
黄帝曰:人之生病与不生病,固因乎气之相得与不相得矣。然亦有气本相得而反生病者,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之气虽一,而气之当位与不当位,则各有殊焉。如以下而在泉,上而司天之气,又逢一岁之大运加临,虽与六气之阴阳相会,而气之太过不及要难合乎四时之温热凉寒焉,此气虽相得,亦因不当位,而生重病矣。
“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
黄帝曰:阳动阴静,气运攸关,但不知司天在泉,阴阳升降之动静何如?
岐伯对曰:六气上升,由阳以至于阴,故上而司天者,主乎春夏,为之旋右而行焉。六气下降,由阴以至于阳,故下而在泉者,主乎秋冬,为之转左而行焉。
由此以观,一左一右,前后循环,运行周天,流而不息。且周天之气,每岁有余,必积而至于五岁,乃复与始初之气相会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