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明月未觉起
湖面波纹荡漾开
湖光月影天地色
两岸星火水中来
从前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曾记得有一篇文章是关于泼水节的。一到要放学了,就很是口渴,可是又无可奈何,就翻开哪一篇泼水节的图片,就用画饼充饥的方法安慰自己,可是没用,用心理学来解释的话,这会更加难受。后来才得知,这个让我睹图解渴的图画是关于云南傣族人民的一个重要节日。由于后来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哪里的文化也想一看究竟,想要到哪里游玩一番。因当时还小,又离我比较遥远,而没有得去,可是这一想法从没有退出淡化过。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约上三五好友,荡舟湖面观山水,漫步山林赏风光。快餐文化来到我国,随着时代节奏越来越快,我的这一美好愿望几乎都成了妄想。正所谓功夫不怕有心人,这次云南之行应该算是很好地圆了我的梦了吧,也正是这此云南之行,让我对过去回忆得更加清晰,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
这次云南之行我们是三个小伙伴一同前往的,这次放假六天,早在这假期之前我们就做好了旅行的预算,我想我不能把这么好的时光浪费在家中,来做一个深入浅出的宅男,我们计划到云南游一趟,我自是求之不得,他们本是工程造价的高材生,竟也对云南这个充满文化之地如此感兴趣,或许是云南风土人情,草木山川有足够的吸引力。在这旅行前,我们对该做的都提前准备好了,去感受这一花一世界的自然气息。可是天宫不作美啊,我们查看了数遍天气预报,生怕是数据出现了问题,可是这几天仍是雨天。雨天去云南自是有些不妥的,我们几乎都有放弃的念头,即将在退票的一刹那,我想:在雨中赏云南也应该有另一种滋味吧!终于我们都没有改变初心,可能是我不甘心失去这次机会,不想即将打开的记忆又被尘封了。其实吧,对于我来说,在什么样的天气下去观赏,我都不在意的,只要到了那里就可以了,可能对于他们两还是有点区别的吧,他们曾跟我说,雨天去就少了很多乐趣,我不否认。看风景,在什么样的天气下,并没有多大关系,只要季节适合就并无大碍。或许对于我来说,我更关注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书中自是有颜如玉,可是和实际的毕竟还是有差别的嘛。行万里路会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放宽胸怀。不管别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意蕴才会深长。去旅行从古至今都是文人骚客喜欢做的做事情,李白天姥山之行,王勃滕王阁之偶遇,王昌龄塞外之征,苏东坡黄州羁旅,这些都是能写出好文章的背景材料。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真知方现。基于此,我才会将云南尘封了这么久,一有机会便不会放过。
我对古代的东西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它特别能震撼我,比如《孙子兵法》,在现在来说,如果是当代之作,可能最多只能摆在书架上的哪一个不起眼的一席之地处。但对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洋洋五千字,是相当有价值的,这次我们去云南,大理古镇是我一定要去的一个景点。我曾看过许多古装剧,里面的也呈现许多古镇,但是不亲眼见到,也是难以释怀,心有不甘的,再说了那种虚幻的哪有现实的更能感触自己的心呢,今儿个真的来到了古镇,这里充满了古意,一砖一瓦,这一家一铺,都让我像是回到了古代,古代的物件,一件一件都是那么逼真,服饰之华美雍容,都透着“古”。让我像是浸在文化里,不禁让我生发出古人生活的场景。或许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来理解文化,参详文学。这古镇的神奇之处就是让人回味历史,铭记历史,以史为镜,才能明得失,才能掌握历史规律。指点生活。
人们说,烟雨蒙蒙是我们江南的特色,烟柳画桥,柳树依依立河岸,江水潺潺拍光石,这样的朦胧美不知被多少文人墨客抒入自己的作品当中过,“水光潋滟晴芳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虽然是写西湖风光的,把它用来描绘江南的山水之色也可以尽收眼底了吧,今天我想用它来描绘大理洱海的风光,我想也没有什么不妥,我们没有在昆明逗留,我们此行的目的是直奔大理的。到达大理是在下午五点这样,眼看天色还早,我们便趁兴游玩,第一次来到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此时我已是激动万分,首先环视海的四周,高大的房屋伫立在海岸上,一条宽大的公路环海而行,此时已是傍晚时分,楼房灯光闪闪,五光十色,使人眼花缭乱。平视海平面,微风过处,波纹荡漾,一群海鸥掠海而飞,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与波纹相行而失,再往远处看,烟波渺渺,海面浩渺无垠。我趁兴而来,又被这浩瀚海面而震撼,突然间,一轮明月高悬空中好像为我的到来而高兴似的,也静静地俯看我为海而欢愉,又或是看见我在呆呆地注视着海而表示同情,能理解我心中所想,是啊!海对于我来说,确实有不一样的感觉,站在海岸上,静看海面的风情万种,千姿百态,海面的平犹如镜子,让我不能不对它肃然起敬,面对风,也只是泛起层层涟漪,也只不过是在表面而已,而并未影响到下层海水,就像一个人遇到困难风波时,也能泰然处之,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人生处事的最高境界。海面之浩渺,能将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尽收怀中,这是一种胸怀。曹操的《观沧海》中曾写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他表达了自己的胸襟和抱负。这样一来,海的浩瀚便使人宽广,阔达。宰相肚里能撑船,便是一种包容,有容乃大,这又是人生中一种高境界。孔老夫子曾经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愠‘’字,正是一种包容。海上烟雾缭绕,渺渺乎,模而不晰,朦朦胧胧,不可远眺,不知前方到底有什么,这样的未知,让人去不断地探索,激发人去解开未知之谜。“烟笼寒水月笼沙”,一方面是在写心境,但也非常符合此情此景。另外,“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的朦胧,更加让人辗转反侧,或许,可以这样说,思念她比拥有她更加珍贵,更加耐人寻味。
这是我第一次看海吧,所以,借海的景色,抒自己之块垒。洱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海,而只是一个湖泊,其面积形状像一个月牙,长大约65公里,宽大约5公里。到大理的第三天,天气晴朗些许。作为年青人,我们要来点激烈的,来捍卫自己勃勃生机的生命力量,所以决定来一次环洱海骑行。全程130多公里,一天骑完,是难以完成的,但是不逼自己一把,你又怎能知道自己有多少能耐。虽然过程很累,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既然选择了,就不可轻意地改变。在这汗流浃背时,我们且行且珍惜,我们不仅得到了快乐,也彼此建立了深深的友谊,到过些时日,或是到老了再回忆起来,是多么欣慰!
我们本来的旅程:洱海——古镇——三塔——蝴蝶泉——月亮宫,可是因为那天下午下雨没有得去,这样就打乱了我们最初的计划,而蝴蝶泉因环海旅行,时间紧迫,故而又要舍弃。这是有些许可惜的,但并没有多大的遗憾,因为我们快乐了,疯狂了,再者说了,有失才有得,有得必定有失,这种患得患失,几千年前,老子已然认识到了。天地本为不全,更何况人的一次旅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