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女儿的长大,个性越来越强,我遇到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管教的问题。她喜欢的东西,如果你觉得不合适,不给她,她就会发脾气。对待孩子的脾气,我一开始,采取温和的态度,用说教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根本不奏效,她根本就不听。
有次,我去玩具店,她想要某个玩具,但是,我告诉她只能买一件。于是,她就给我发起脾气来。引得店里的两个顾客过来看。其中一位,好像是位奶奶,她对我说:“孩子要给他规矩了,我们家的孩子,只要一闹,我就后边一脚,他现在特别老实。”关于这个,我当时束手无策,觉得也许是对孩子过于宠了,导致孩子没有规矩,一不如意就乱发脾气。
接下来的几天,只要她一闹,我就几巴掌上去。第一天,也许是奏效的,果真听话了。但是,当孩子面对我有些哆嗦的时候,我心里也哆嗦了一下,心里问自己:一个一岁多的孩子,真的一直要暴力矫正她的错误么?尤其是,第一天晚上,当我为孩子脱下鞋子的时候,发现孩子的脚走路走多了,有些血印,我心里扎了一下。
第二天,孩子平静了半天,又不听话。我又开始上手。第三天,老公出门的时候,孩子竟然有些要哭,以前孩子从来不留恋她爸的。我在反思:这是不是一个妈妈的失败?直到第四天,孩子再次调皮,我打了她屁股几下,她开始反手打我。我彻底宣告失败,决定再也不打她。也许,孩子真的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管教。
接下来的几天,这些错误的方式产生了坏的影响。孩子开始打她的玩具——长耳朵小兔子,甚至拿着小棍子打,平时,孩子总是抱着小兔子亲昵地玩。不高兴的时候,开始打人,摔东西。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方式不但没矫正了坏习惯,还添了更坏的习惯。我最担心的是,她出去会打小朋友,没想到这真的发生了。
当我觉得伤透脑筋的时候,妈妈从老家回来了。在这期间,我也查了几本书,说孩子脾气大,是溺爱惹得祸。可是,现在谁家的孩子不溺爱的,我怎么没有见到一个孩子是这样的呢?我和妈妈商量了一下,决定孩子再打人的时候,不再打她,而是告诉她不能打人,这种方式不对。妈妈带着孩子一天要出去玩两次:上午和下午,都找小朋友,让她和小朋友做好朋友,并且一起友好的玩。回到家里,我也总是夸奖她。慢慢地,孩子的脸上,笑容多了,不再一发脾气就打人了。幸好幸好,这个错误的教育方式没有养成坏的习惯,在孩子身上停留太久。
同时,孩子特别爱看手机,由于她太小,我总是担心她看的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每次,我看到她发现了手机,拿到手里的时候,就夺过去,直接关机,然后,告诉她没电了。孩子的反应就是大哭特哭。所以,在孩子看手机这件事情上,我也是伤透了脑子,每天的手机不是关机就是藏起来,接个电话都得偷偷的。
这些天,孩子看到手机的时候,我跟她一起看,或者点开她喜欢看的app,不再限制她。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不再看到手机就那么敏感,有的时候,还会躲到我的怀里,主动拿着跟我一起看。我也顺着跟她一起看,然而,并不是没有节制的让她看起来没完,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用别的东西逗她,她就放下手机玩别的了,我再顺手把手机藏起来,尽量不让她看到。而且,我也发现,她现在看到手机,也不是那么强烈的渴望要看了,而是还是玩她自己的东西。
今天,我在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作者说的一句话特别中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孩子不要形成猫捉老鼠的关系,让孩子感到“害怕”才不去做某件事。在孩子的教育中,任何“别人”的套路都不能硬搬,“暴力”的方式也许对个别孩子奏效,但是,却不适合我的孩子。
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听话,但唯唯诺诺的人,还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主见,虽然不那么听话的人?显然,我心里的答案是后者!那么,我又为什么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呢?我是为了让她一直听我的话么?不是!扼杀掉一个人的天性,把她改造成另外一个人,其实是毁了她。可是,更让我担心的是:如果我不干预,她会不会长歪了?经过思考后,答案是不会!因为我可以引导她,但绝不是强行干预。
妈妈一直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你怎么样她就怎么样!”老公和我没有不良的习惯,我觉得孩子也不会坏到哪里去!所以,对待孩子“无为而治”,也许是我这么多天以来,苦寻的答案。女儿天性脾气大,活泼好动,爱说话,我何不保留这些孩子天性?让她小小的心里,不要留下“恐惧”和“害怕”的心理阴影。孩子也是一个生命体,需要被尊重,我不能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觉得高高在上,勒令孩子必须听我的,按自己的意愿成长,而是让她自由健康地长大,不好的地方,我可以从旁边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