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他对很多事情他缺乏自信。他对处理困难问题缺乏自信,对上台讲话缺乏自信。但是他会对他熟悉的领域有信心去做,也很积极去做。
我在反思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我的小时候可以说是被批评长大的。没有自信和强装自信,以及争强好胜几乎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标签。我自己常常做反思的时候,会感觉到身上这些标签有一部分是利于短期成长,但并不利于长期的进步,而一位短跑选手是无法竞争赢一生的长跑冠军。
孩子有自信与否,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被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潜意识是与妈妈相通的。不管是孩子焦虑与否,紧张与否,悲伤与否,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位细心的妈妈,是感觉到你的情绪和她的情绪,真的是有相通的部分。孩子2~3岁探索世界的时候,他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第1次去尝试的事情,我们都不应该去过分的干预和批评,而应该让他自己去感受这种成功,这种尝试带来的喜悦。
所以自信与否事这件事情我们不能去责怪孩子,相反的,我们应该去保护好,呵护好这棵小苗,让它自然在孩子的心灵里成长。
我现在要反思的:第一就是对孩子的行为应该少评说,既不要乱表扬,也不要乱批评。不要让孩子活在妈妈的脸色下。他应该有属于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自己的自由。第二,看到孩子玩没有做作业的时候我很焦虑。我会去批评他,而这样的批评可能会在无形当中打击到孩子的天性。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首先作为妈妈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带着焦虑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玩耍这件事情。第三就是不能贬低自己的孩子。同时也切记拿别人孩子的优点去比自己孩子的缺点。我们是他最信任的人,我们是他身后的依靠,全世界都可以变得冰冷,而孩子觉得我们是那个温暖的怀抱,有一天这个怀抱给予的是冰冷的否定和嫌弃,这个坏的记忆可能会在他的潜意识影响他的一生。
所以我们的爱应该是正面的给予包容。很多人说男人是天,女人是地。我觉得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母亲是大地。大地孕育着万物,也化万物于无形。而包容与厚德载物是一个母亲最应该对孩子做的事情。
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程序化而快乐的去教导他学会做某件事情,形成好的习惯,才是我应该学习和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