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自题小像》
毛泽东对鲁迅评价极高。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这两首绝句,与上文呼应,表示了毛泽东对鲁迅的认识一直是坚定的。
一次赋诗两首,纪念鲁迅,足见毛泽东对鲁迅的景仰。这是诗人的景仰。毛泽东是诗人,鲁迅也是诗人,诗人惜诗人,为惺惺之惜。明证是,两首诗的结句,都暗示了这一立场与视角。先指出,以防泛解。
两首诗,都是在独特的人物关系中再现鲁迅精神风貌。
第一首诗,在左联五烈士牺牲的背景下,展示鲁迅的“铁石”胆识。“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这是泛说、泛赞鲁迅的学识、人品和胆略,具有时间深度。“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二句,为一时间断面的行为:五人已牺牲,一人独战斗。“制小诗”,指鲁迅得知柔石等五人死讯后所赋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待到五烈士两年忌日,鲁迅写《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收录此诗,改“眼看”为“忍看”,“刀边”为“刀丛”。毛泽东诗中所言“不眠夜”,是鲁迅因思战友不成眠,所言“制小诗”,是鲁迅以诗歌形式怀友人而斥敌人。同时期,鲁迅有多篇文章发于中外杂志,皆表现了踏血奋进的无畏精神。
第二首诗,毛泽东将思绪铺展得更为遥远,他是从古今对照的视点,将鲁迅与绍兴历代英杰相比,加以赞扬。“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从空间写起,正所谓人杰地灵之意。这个“乡”字,指绍兴为人才荟萃之地,其共性则一致,为忧国忧民。有此古越遗风,鲁迅“忧忡为国”,则属必然。待三、四句出,“名士”有了确指,即陆游与秋瑾。从陆游,到秋瑾,到鲁迅的“名士”排行榜,一律洋溢着为民请命、为国分忧、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传统。而且,这是既可以庙堂化,又可以江湖化,既可以世俗化,又可以诗化的精神传统。这就超出了“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的旧说。结语的“一例氤氲入诗囊”,可以两解。一解为鲁迅上承陆游、秋瑾诗风,熔铸自己的诗篇;一解为毛泽东将陆游、秋瑾、鲁迅的诗歌佳句,统统收入自己的诗囊。二解均通,不必执一。
诗心相通,即是知己。毛泽东引鲁迅为精神知己,是对鲁迅诗人人格的肯定。诗的肯定,比政论式的肯定更亲切,更感人。
二诗用“典”讲究。“今典”与“古典”相映,“诗典”与“事典”相和,增加了这两首诗的含蓄之美。用“典”为怀人服务——借怀一人,而怀多人——此诗得其巧。
二〇二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本篇内容借鉴的名著有鲁迅 《朝花夕拾》,田秉锷 《毛泽东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