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传习录》中有句话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其意为: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这便是王阳明先生所倡导的“知行合一”。
刚刚看了一篇鸡汤文,讲得很好,告诫人们,心怀阳光,生则安然。说的具体一些便是,人生千姿百态,亦有荆棘坎坷,如何面对取决于心,若心中充满阳光温暖,并将安然度之。
看罢,我的脑海中一篇篇的鸡汤文便接踵而至,像什么“珍惜时间”、“热爱生命”、“节约粮食”、“锻炼身体”等等,这一系列的在劝诫大家应该如何如何的文章,旁征博引,哲学小故事更是信手拈来,确实讲得头头是道,好不精彩!
我突然又被措手不及地感动到了,还好我定力尚可,没有完全被那“美文”沉浸式地感(xi)染(nao),便突然想到了我这边文章所要说的“知行合一”。在此,温馨提示:此文也可能会让你猝不及防地被感染。但我只想提个醒而已。
心灵鸡汤好吗?
好,这是母庸质疑的!有许多是我们知道的大道理,但却理解的不深刻,鸡汤作者却能更进一步,深度挖掘出这道理其中的细微之处,以及我们所忽略的点,这让我们也跟着更上一层楼。还有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道理或经验,经过鸡汤作者引经据典的佐证,让我们对曾不明白的事物或现象豁然开朗,为以后的升级打怪加了不少经验值。
但怕就怕看客们只喝鸡汤,虽品其间滋味,但也只是在舌尖上一品即过。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了只坐着喝汤,而不站起来消化,好似大腹便便一般。喝得多了,渐渐食之乏味,味同爵蜡,已麻木成瘾了。
我们都知道浪费时间不好,要珍惜时间,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去改变呢?该睡懒觉的还是一觉睡到中午,不锻炼身体的还是每天慵慵懒懒,平日里的拖拖拉拉的毛病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上头。
我们也知道节约是一种美德,可又有多少人出门的时候关了灯,洗手的时候小点儿水,吃饭的时候光了盘呢?电视上有真人秀,节约从孩子做起,我不知道是在秀,还是在教育下一代,出发点看似是好的。
心灵鸡汤喝得再多,没有行动力,也是于事无补。
这边要说一说“知行合一”了,其实谈到“知行合一”,也没什么大道理可言,我若真的长篇大论地来谈,那我这篇文字也就真的标签化了,——典型的鸡汤文。所以呢,我且说说何为“知行合一”,仅提个醒罢了,做不做呢,还是自觉最重要。
知行合一:“知”,可解为认知,准则,信仰,是我们对万物的理解;“行”,可解为行动,实践,是我们依照“知”真正地去做到;两者结合起来,达到统一,既要认识“知”,亦要做到“行”,才能称之为“合一”。
简单说,便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说白了,就是既然明白要“珍惜时间”,就努力不去赖床,做有意义的事儿,不拖拉磨叽;既然知道“节约是美德”,就应该省水关灯,粒粒皆辛苦。
既然喝了鸡汤,就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