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口杯,三五片粗茶叶,七八分红茶水。这是查清明老师在学生刘细秀心中最初的风景。
查清明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学生刘细秀没有注意他的身高长像,也没注意他的衣着打扮,却记住了摆放在讲台右前方的这道独特的风景。
师生礼毕,查清明转过身,龙飞凤舞地在黑板上写下查清明三字,再转身,拍拍手上的粉笔灰,说:“这是我的名字,长者叫我查清明,你们喊我查老师。”讲台下有笑声,他不恼,附和着笑过,拿起讲台上的茶杯,大口喝下去,恰好五分之一位置,继续说,“我戒烟酒,喜茶。姓查爱茶,你们好记。”讲台下的笑声更绸。
在细秀的眼里,查清明确实喜茶。第一次上课,他不翻语文课本,不看讲义,专门讲茶。从中国唐代陆羽所著第一部专著《茶经》讲起,到美国人威廉·乌克斯的《茶叶全书》,再到日本高僧荣西所著的日本第一部茶著作《吃茶养生记》,他旁征博引,尾尾道来,直到茶杯里的茶水喝完,直到下课的铃声响起,他们这些不知茶滋味的中学生还在查清明的茶世界里如醉如痴。
细秀是个文静的小女生,温顺地坐在教室的某一角落,平时从不留意别人也不被别人留意。那天她注意到查老师的这道风景,是因为她家种茶,她与茶杯茶叶茶水有太多的亲近。后来她被查清明注意,也是因为她家种茶,她的父亲刘春月为查清明送过自已亲手制作的女儿茶。
周末回家,细秀把查清明讲台上的那道风景告诉了种茶的父亲刘春月,一并还告诉了风景的许多细节:玻璃杯太大了,茶叶片太粗了,一口茶也喝太多。大茶杯粗茶叶满口喝,不佩老师的斯文,也不佩一肚子品茶的学问。刘春月种茶懂茶道,第二天就包了一包他家很少送人的女儿茶送给查清明。爱子重先生,刘春月对细秀今年的高考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