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年度进阶营第59篇,1811字数,共累积85572字数。
许久不失眠的我,昨晚破天荒地失眠了。
准确得说,自从4月26日申请简书创作者被拒以后,就开始焦虑了。
这是我第三次申请简书创作者,也是第三次被拒。
说实话,当时收到被拒的消息时,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泄气的皮球,怎么拍都没劲。
从大家的文章中可了解到,大部分人在坚持写作三个月后,都能通过简书创作者,而我从一月份写到现在,也有12万字了,仍然无法通过简书创作者。
有那么一刻,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都想放弃日更了。
后来,转念一想,自己写作又不是为了简书创作者这个徽章。如果现在因此放弃日更,一年后的自己,肯定会后悔。于是,还是坚持完成了当天的日更。
三次申请简书创作者都被拒绝,同时也在说明,我写的文章并不优质。
虽然自己每天都在坚持日更,但是写作水平却没有进步,一直处在自嗨写作中,每天只是感动了自己。
这两天我也一直在反思:简书拒绝我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自己写了4个月,写作水平还是原地踏步?
昨夜辗转反侧,左思右想,我想原因大概如下:
01 不够认真对待
听过这么一句话: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同样地,我学习了很多写作技巧,却依然写不好文章。原因在于,我并没有按照方法去做,去实践。
很多作家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我也一直知道,文章写出来以后,先冷却一段时间,再来修改,效果会更好。
然而,自己现在每天的状态却是:每天急急忙忙地赶出一篇文章或者费劲地挤出一篇文章来日更,写完之后,也没有认真地修改文章或者去打磨文章。
仿佛我每天的写作任务就是日更,似乎日更完成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从来没有去想过自己的文章有无进步。
网上有一句话:认真是成功的秘诀。
任何事情,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要认真对待,才会有收获。
02 低质量的日更并不能提高写作水平
这两天我在看秋叶大叔的《高效学习7堂课》这本书,书中的两段话让我感触很大。
秋叶大叔在书中说道:
像今天很多人都打着坚持日更的旗号,却从来不追求日更文章的传播力,这样即便写上十年八年,也不过是低水平的重复,根本无法达到后来居上的超越。
请不要用工作量的累积,掩饰自己低水平的重复,这样永远不会像高手那样逆袭。
当时看到这两段话时,脑海中蹦出一句话:秋叶大叔说的就是我啊。我就是那个打着日更的旗号,掩饰自己低水平重复的人。
一万小时的练习并不会让你成为高手,只有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才能让你超越高手。
就比如我现在,每天坚持日更,每天写千字以上,但只是盲目地写,不追求进步,那我每天写千字又有什么用呢?
但如果每天刻意仿写一段优秀的句子,认真研究如何写好一个例子,学习怎么表达一个观点,我想,哪怕每天只是写了500字,300字,甚至100字,相信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有一个飞跃的进步。
助教璃若凡曾说过:“我们应该少写自嗨类文章,而是要每写一篇文章都要求自己要有一丝的进步。”
03 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文章差的原因,是文笔不好,所以总想着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文笔,但是提高文笔需要大量阅读名家经典,经常做摘抄,需要一段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
而且,我一直忽略了,跟文笔同等重要的还有一个叫“真情实感”。
故事可以是假的,但感情必须是真的。只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感动别人,才具有传染力,甚至可以弥补文笔上的不足,成为爆款文章。
而我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纯属叙述,文字干巴巴,平淡无奇,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
而一篇优质的文章,大多都是真情流露,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既然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那么往后的日子里,我尝试用如下方法去纠正自己:
首先,五一将至,我要利用并规划好五一假期,多囤几篇文章,这样既可以避免当天所写的文章当天打卡,也可以使文章放两三天后再来修改,修改到自己满意之后再来发表。
其次,效仿秋叶大叔“碎片化写作法”,即在用大块时间写作之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去构思文章。
一份完整的文章=1分钟灵感+5分钟构思+5分钟提纲+5分钟素材+…+3分钟素材+半小时高效写作+5分钟排版+5分钟配图+1分钟推送+1分钟回复评论…
这样就可以避免早上因没有灵感写不出来而把时间浪费掉的情况。
最后,要坚持刻意练习,不要为了日更而写,而是要多思考如何写才能每天有所进步。比如如何写好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如何清晰表达一个观点等等。
写作,是一件很长远的事情,唯有热爱,才能坚持;唯有认真,才能收获;唯有刻意,才能进步;唯有真情,才能感动。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22)篇1811字,累计2902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