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周来划分吧。
第一周:忙乱的一周。
第二周:自己单独适应的一周。
第三周:基本适应,但是生病的一周。
第四周:继续带病,并且逐渐改进,并终于能慢慢抽空读书的一周。
这个月对我来说是一个大挑战,简单说:家有小学生。
9月份是开学的日子。
家里的学龄娃也终于开学上一年级了。
第一周老公特意休了一周半的年假,就怕我忙不过来。
事实证明,真的是。
我们两个人忙的几乎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老公赶上我们新家的装修收尾,打扫和进家具的等繁杂事情,也顺便给我搭把手。
我则是负责孩子的所有吃喝拉撒做作业等琐碎事情。
整整一个星期,我和老公都忙的焦头烂额,连滚带爬的总算是结束了。
到第二周,老公上班了,我一个人管孩子反而轻松很多。因为我负责的事情,老公在家也没有帮太多,最多也就是我忙不过来的时候自己去接了几次孩子。
而他不在家的好处也很明显,我每顿饭只要做一个小分量的菜够我和孩子吃的就好,但是采购和做饭的工作量却明显减少很多。
第二周快结束的时候,发现个一个方法,自己可以把每周要吃的饭菜提前规划好,买菜也提前买好至少三天的。于是我开始尝试周一的时候定出来头三天的菜单,粘在冰箱上。每顿做饭前只要提前看一下就好了。
因为忙起来真的头很晕。
小学生接送很麻烦,特别是一年级的,课时短,下午3:30就放学,周五上午只有三节课,10:50就放学。
每天算起来要8次的接送。
真的很麻烦啊!
虽然说早上8点到晚3:30,是学校规定的在学校里呆的时间。
但是早上6点多起床,做饭,吃饭,7:30出门送娃。中午11:10出门,11:20孩子排队出校门,接到就要11:40多。到家11:50。吃完饭再稍微刷个碗收拾一下就要12:30了,摁着孩子睡觉,一般至少要20分钟才能入睡或者干脆不睡。没睡着还好些,睡着了的话,叫起床就哭,因为睡不够。连着好几天下午起床花样哭一路,衣服都要帮他穿。下午1:35出门,1:40开校门。焦虑症的娃真头疼,每次非要在校门口排第一才高兴。下午3:22出门,3:30孩子排队出校门,可以接回家。回到家陪做作业,做饭,吃饭,刷碗,打扫房间,擦桌子,然后陪练字陪画画。
这一天真是天天如此,像上满发条的机器人,不但如此,还要每天应付孩子的各种脾气哭闹。
第三周吸取经验,继续改进:
下午睡醒吵闹?
那中午就干脆不要睡了。吃完饭十分钟后躺床上,听故事聊天什么都行(不许看电子产品和书,想让她休息一下眼睛),从12:30到1:20出门这五十分钟都不睡。
每次出门都焦虑迟到?
给她讲解基本的时间,测量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用学校开大门的时间减掉路上时间,再这个基础上再提前五分钟出门。把计算过程告诉她,并写出时间贴在门上。并提醒她看到实际结果:哪怕她排在大门口的第一个,上楼梯的时候也会被别的同学挤到后面,不会是班里第一个进去的。
后半月终于快要解决了娃的问题以后,我却犯了鼻炎,厉害到头晕脑胀,恨不得孩子一走就躺在床上,清水鼻涕不断,半夜常会被不通气的鼻子憋醒好几次。
好在自己看了几年中医书,给自己买了药吃。第一天管用以后,我自己没有坚持,导致断断续续的重新吃了一周才好。
这个月收获:
1.适应了照顾小学生的生活
2.制定出书单,并且终于看完一本书,写了读书笔记。
3.治好自己突发的鼻炎。
4.月底定出练字计划并开始练字两天。
下月计划:
1.继续吃药调理身体。
2.至少看四本书。
3.继续执行练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