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同课异构”这个词,是当教师不久,在一次培训课上听到的。我很好奇,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课程结构?对于这个名词我一直怀有极大的神秘感。当教师一年,每学期学校都会有各类别的公开课,我总是有一些抵触,觉得没什么好讲的,不知道大家讲过以后自己的课堂上还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讲?所以三个学期了,只参加过一次校级公开课,而且换课了,我总是觉得说到讲课就没有信心。由于疫情,我们的教研活动变成了同学段互听互评,同年级“同课异构”。我们年级安排在本周二进行,课文是部编版二下的《千人糕》。今晚来写一写对于这次课程的一点反思。
我们年级六个班,六位老师都讲出了自己的风格。沙沙老师是第一位讲。我觉得第一有第一的好处,起码不用担心自己的语言、课件和其他人一样。沙沙老师的课堂比较流畅,应该也是用时最短的一个。韩老师第二个讲。在学校听过一次韩老师的课,这次的网络授课,讲出了课堂的感觉,语言上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课堂。耿老师是第三个讲。我们学校上学期提出了“学活课六步教学法”,其中包括课前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课中体现“小组合作”等,这在耿老师的课堂上都有所体现。因为之前也听过耿老师的几节课,她的课堂的过渡语运用的也是自然到位,毕竟是有五年教龄的老师。赵老师是这学期的新聘,优点是在课堂末尾有随堂练习,这也符合“六步教学法”的“对标评学”。于老师是第六个讲课。她的课件和耿老师的基本一样,但她的课件中没有体现“示标”和“自学提纲”。虽然课件大部分相似,两位老师的过渡语还是有所区别的。印象深刻的一项是“看图说一说千人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耿老师是直接提问学生,然后说“有同学说有点儿难,那请同学们在课下多加练习”,直接过去了下一张。而于老师的过渡语是“请同学们看图,小组讨论,老师一会儿找同学来说一说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然后她把过程有叙述了一遍。这次的课于老师讲的比较接近于视频课,和现实课堂的讲课有微小的区别。不过每次听于老师的课都感觉比较“稳”,就是自然而然很随意的就讲完了。也不是说有多精彩,就是觉得比较顺,也是跟教学经验有关吧。你看,我就是一个喜欢给自己找台阶,找借口的这么一个人。这样其实不好。言归正传,继续主题。下面来说说我的构思和与其他老师的差异。
我在第五个讲。虽然就是一节很随意的常态课,但是也很紧张,甚至在讲课的过程中因为有点儿上火再加语速过快而出现了嗓子嘶哑。我的课导入用了三张米糕的图片,导语“同学们请看黑板,看到美味又可口的糕点是不是流口水了呢?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千人糕》知道了千人糕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米糕,那么爸爸为什么说是千人糕呢?千人糕又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从文中来寻找答案吧,请跟老师齐读课题——千人糕”。没有什么新奇,比较直白。然后是识字游戏,复习上节课二类字及学过的生字。(过渡语:复习了生字相信课文同学们一定能学的更好,首先请看本节课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请听老师读第一、二自然段,同学们是否发现有一个我们学过的多音字?(好)对,好奇的好)这样过渡到课文。其实在昨天的讲课中,我没有展开“好”这个字,现在想想有所不妥。第一如果我在第一课时讲过了,那刚刚问的是否发现多音字这句话有点低智商了;第二如果第一课时没有讲,我在这里应该简单提一提,再继续讲“好奇”的意思可能更完美。随后又过渡到三、四两个自然段(“面对孩子的好奇,爸爸说了什么?”“听到爸爸’千人糕’儿子是什么反应?表现了什么”)这两个自然段涉及到一个“ABAB词很多很多”和心理描写,这是课文第一部分,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爸爸和孩子的语言特点。随后进入课文第二部分学习,也是重点学习,内容主要还是对话。在一个片段教学中,强调了语句的朗读对话,但是感觉不足的地方是在课件中没有明确出示“大米(水稻的生产过程)的制作过程”“糖的熬制过程”。而于老师和耿老师的课件中有一个“看图说一说”及大米、水稻、糖的制作(生产)过程的示意图。不能否定学生多读几遍能够理解,但似乎用示意图更加直观。本来课件准备在讲完之后有一个总示意图,因为担心超时给删掉了。所以觉得第二部分讲的不够完美。而且很多名家讲了都会把课后题作为第二课时的一部分,我这节课的设计少了第一个课后题(借助插图,说一说米糕的制作过程)。第二题作为了一个课后作业来练习(过渡语:同学们一块普普通通的糕点,都需要这么多人的辛勤劳动,那我们手里的铅笔,我们上课用的书籍、文具,我们穿的衣服又是怎么来的呢?你想过吗?好,这就是本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下的作业,请同学们在课下说一说,写一写,我们下节课课前来交流一下。)结束以后我就在反思,正常情况下我们在讲一篇课文,很少在新课的第一课时导入时用上前一课的内容,所以我的交流检查要放到哪里?只能是课下。如果到真正公开课说这一项作业,会不会有老师有异议呢?我的课还有一个不足地方是自学提纲不知道怎样安排,总是弄不清,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其实因为我们约好的讲第二课时,基本上重点还是差不多,只不过在随文识字上大家不太一样,有老师讲解的是“甘”和“甜”,我讲解的是“菜”和“具”。这个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课程安排来进行。
不敢反思,不敢相信,一篇两千字的内容就这样出来了。本想十二点前发的,从十点半到十二点,写了这么久。第一次写,权当日记练笔。如有幸被优秀的老师看到了,还请多多指导。
(写于3.11日晚——3.12日凌晨)